余额宝是非之争:尊重消费者选择
近日,知名财经评论员钮文新发表文章称“理财神器”余额宝是银行“吸血鬼”、金融“寄生虫”,他甚至抛出了“余额宝正在冲击中国经济安全,理应取缔”的观点,瞬时成了当下网络热门话题,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质疑的声音。有网友反驳认为,余额宝发挥了金融市场的“鲶鱼效应”,对利率市场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整个金融业的创新发展也起到了很强的倒逼作用。 面对正方反方观点PK不绝于耳,面对从无到有不足一年时间就“野蛮生长”到4000亿规模的余额宝,面对“余额宝们”标出的诱人收益率,普通消费者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笔者认为,在余额宝疯狂吸金的背后,究其根源,折射出的其实是普通民众投资渠道的狭窄。“你想理财,财不理你”,把钱存入银行,活期收益聊胜于无;想购买货币基金,门槛要求5万元起价。然而现在,通过各种“宝们”,一元起步,普通民众就可以随时进出货币基金之门,同时,号称比银行高20倍的高收益也让普通消费者顿感“扬眉吐气”。 余额宝何以有如此神力?据业内人士透露,其收益实际上不过是购买货币基金增利宝的收益。货币基金并非银行存款,“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提示并没有在余额宝上见到。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从年前一度达到7%以上跌到了最新的6.165%。监管层近期也专门提示了货币基金的收益风险问题。 此外,各类“宝们”厮杀的互联网金融战场也衍生了涉及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信息安全权、财产权以及交易产生的数据产权等等一系列的隐忧。 那么,明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伴随而来的还有高风险,为何上班族还争先恐后地把多余的钱放进余额宝们?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互联网金融生态的真正魅力在于,它实现了过去只是说说而已的“客户是上帝,用户至上”。其开放、透明、灵活、普惠等特点,正激发金融消费者主权意识的觉醒。一系列连锁反应正势如破竹般进入传统金融业。 消费者追求公平的价格和多样的选择,商家针对客户的需求所实现的创新和服务,这些都是在市场化前提下产生的供需行为。诚然,这些改变的结果,将给传统金融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监管层也需要针对性的出台规范措施防范风险,但我们更应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正视消费者主权意识觉醒后的金融理财新格局,而不应该是简单的要求以取缔了之,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变革,必然将影响着下一步金融业发展乃至整个中国金融改革的进程。 声明:长城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新闻爆料联系方式:15511386191 QQ:648308142 。
|
关键词:余额宝,是非之争,尊重,消费者选择,理财神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