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仓房村:千年古村独有文化的“连锁效应”
仓房村街道一角。单瑞现 摄 基层民主政治催生各项事业发展 仓房村是我国建立村民议事制度最早的一个村庄。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领导班子就冲破思想禁锢,允许每个生产队推举两名代表参加全村会议,决定村里重大事项,形成了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的雏形。此后历届村领导班子一直坚持村民议事制度,并逐步发展完善。村民代表的人数由原来七、八个人,增加到三十人。村里核算、经济管理、土地管理等事项,都要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有效解决了一些农村少数干部说了算、暗箱操作等问题。 近年来,仓房村党支部积极推进了“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一备案”制度建设,在高邑县率先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并制定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填补了村务监督的空白。此举拓宽了党员和群众参政议事监督渠道,形成了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 村“两委”依托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团结带领广大村民共谋发展,积极为百姓办实事好事。投资16万元建设了村便民服务站,完成了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达100%。铺设了总长8公里的农田节水管网,建成了全县第一座农村污水处理站和第一所村办敬老院。 仓房村功德榜。单瑞现 摄 文化软实力助力经济繁荣 朴实、友善、互助、包容的村风民风,为仓房村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仓房发展、投资。 历经20多年的不断发展,该村已经拥有恒盛、京华等8家大型建筑陶瓷企业,产品销往全国各省市,并出口韩国、非洲等海外市场,固定资产达6亿多元,每年缴纳税金1000多万元,从业人员5000多人。村里从事陶瓷上下游产业(供料、销售、运输等环节)的村民就达420余人。 2013年,该村人均收入达13260元,有100多户在县城和省会购买了楼房,36户在本村建起了连体别墅,60多户搬进了新民居高层住宅楼,村民自有轿车达210多辆,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记者手记:如今的仓房,生活因文化而更加和谐,经济因文化而更具活力,村庄因文化而更富有魅力。“傍泲水临古郡润育千年古镇,重耕读兴工商开拓幸福新村”,题写在村口牌坊的这幅楹联浓缩了仓房村落文化的精髓和特质。随着时代文明的发展,仓房正在续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
关键词:仓房村,文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