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孤儿院87个孩子28个姓“恩”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从小失去父母,或因残疾被父母遗弃,但现在他们却生活得很快乐,他们有共同的家,共同的“爸爸”、“妈妈”,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的姓氏:“恩”。他们就是弃婴和孤儿的希望之家——赵县孤儿院的孩子们。儿童节前夕,记者随志愿者来到孤儿院看望了孩子们。 87个孩子28个姓“恩” 5月31日下午,赵县孤儿院里欢声笑语。来自石家庄尹泰幼儿园的小朋友和“阳光公益群”的爱心志愿者共40余人来到这里,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喜迎“六一”。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带来了大礼包,幼儿园的小朋友还和孤儿院的孩子们在一起唱歌跳舞。 “孤儿院有87个孩子,其中28个姓恩。”冯摩西是孤儿院院长,他说,这些孩子都是弃婴或孤儿,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我们就帮他们取了这个特殊的姓氏:恩,为的是让他们从小明白,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无私给予、奉献,才有了他们的今天,让他们长大后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2005年的冬天,赵县汽车站的售票员在路边的花池内发现一个纸箱,里面有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个女婴。“当时这个弃婴只有1.4公斤,严重唇腭裂,不会吃奶。”魏惠霞说,“希望之家的保育老师买来奶瓶和牛奶,用身体给她暖体,直到第二天女婴才醒过来,有了哭声。”魏惠霞说,这个女孩的唇腭裂已经治好了,孤儿院给她起名叫恩惠,意思是让她懂得,是爱心人士的关爱才让她活了下来,愿她长大后能“恩惠”更多的人。恩惠今年10岁了,在县里的一所学校上小学2年级。 “这些被收养的孤儿,都特别懂事,他们都管我叫爸爸,管孤儿院的阿姨们叫妈妈。”院长冯摩西说:“每当我听到他们叫爸爸时,再苦再累也值了!” 志愿者们爱心接力 赵县孤儿院坐落在该县国柏路上,这里空气新鲜、环境好。冯摩西说,孤儿院搬到这里已经有一年多了。2001年孤儿院创办后,共收养了132名无家可归的孤儿和弃婴,现有孤残儿童、学生87名,其中已有24人考上大学,30多人通过中专职业劳动技能培训走上工作岗位。 冯摩西说,社会弃婴和孤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孩子生活处境艰难。正是在政府有关部门和大量社会爱心人士的无私帮助下,才有了孤儿院孩子们的今天。 赵县公安局户政科多次来到孤儿院,调查情况、收集取证,为孤儿院解决拾捡儿童落户32人。 今年4月10日,“石家庄开心户外爬山群”和石家庄“快乐年华”QQ群的20多名网友来到孤儿院,给孩子们送来了部分棉鞋、水彩笔、衣服和捐款。4月11日,“新年新衣”石家庄之旅“温暖货车”来到这里,为孩子们送来了崭新的羽绒服等…… 冯摩西说,在孤儿院像这样的爱心活动每月都有两三次。正是有了志愿者们的“爱心接力”,才有了孤儿院孩子们的今天。 孤儿院走出的大学生都回来了 马路军是孤儿院走出的一名大学生。马路军8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失踪,她和妹妹被孤儿院收养。18岁那年,她考上河北师范大学,成为赵县孤儿院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2013年7月毕业后,上海一家合资企业签约让她留在上海。为了感恩,她主动放弃舒适的工作和都市生活,回到了养育她的孤儿院,成为一名老师。她说:“孤儿院永远是我的家,我要护理好孤儿院的兄弟姐妹,将爱心传递下去”。受马路军的影响,孤儿院走出的刘石昌在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也决定留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 在他俩的影响下,白玉格、屈瑞东等8位爱心人士,长期在该院做义工。孤儿院里供养的其余几十名中专生、大学生,也都在寒假、暑假期间回到“家”里,主动帮孤儿院做力所能及的事。(记者 尚燕华 徐哲普 王伟伟)
|
关键词:孤儿院,六一,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