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非遗”伴您开心过新年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导读:大年初一至初五,来自河北井陉拉花表演队的20多位年轻人每天都会登上龙潭庙会的舞台,为首都市民和各地游客表演这项历史悠久的国家非遗项目。河北“非遗”让各地群众感受河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井陉拉花扭到北京城 鼓乐声响起,20余名表演者或举花伞,或摇彩扇,扭臂、翻腕、抖肩、塌腰、撇脚……一招一式间,极富民间韵味。正月初二一早,北京龙潭庙会的花会舞台四周,便被游客围得满满当当。 吸引大家伙儿的这种表演,叫井陉拉花,产生并流传于河北省井陉县境内,是一种当地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井陉拉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井陉拉花来说,男女对舞最有意思。男演员身着蓝色马甲,女演员则穿一身红;男演员左手撑着花伞,右手举着粉红色绢扇,而女演员左手拿着手绢,右手摆动绿色绢扇。一对对儿的“红男绿女”,跟着音乐节奏,屈膝抖肩,你来我往,绢扇花伞上下翻飞,喜庆有加,引得台下掌声连连,不少观众都掏出手机、相机拍照留念。 吴桥非遗:一个人的舞台 《木人耍杂技》演出场景 “嬉怒笑骂尽由我,生旦净末都是他”,这句话形容的是独台戏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一个人自唱自白,自己敲锣打鼓,自己操纵木偶人,整台戏只由一个人来完成,在一米见方的舞台上一人可以演几人、十几人、甚至是几十人。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至今保留在吴桥杂技大世界,第7代传承人黄艳芬执着20年坚守着这几近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昌黎地秧歌扭上央视“农民春晚” 资料图
秦皇岛昌黎地秧歌《炫舞奤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七套2016年《过年了——农民新春联欢会》的录制,节目将于大年初一至初五期间在央视七套播出。 “是节目组直接邀请我们去的。”艺术团团长陈学东说,接到邀请后,他们便组织民间艺人进行排练。几天后,艺术团带领昌黎地秧歌艺人30余人,赴香河广播电视台参加联欢会的录制。经过两天的紧张彩排后,进行了正式录制。独具地方特色的昌黎唢呐响起,加上淋漓欢畅、诙谐幽默的秧歌动作,让前来观看的群众大饱眼福,掌声不断。 据了解,2016年《过年了——农民新春联欢会》是由央视七套举办的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大型春节电视联欢会,节目现场选在基层进行拍摄,晚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体现三农特色、表达三农情感、宣传三农成就。 从非遗上春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夕夜播出的央视猴年春晚,不仅主打“家庭收视”概念,更设置了四个外景分会场。而整场晚会大量非遗元素与现代科技、流行文化的“混搭”,东西南北各地民俗文化符号的涌入,让这场春晚显得年味儿十足。华阴老腔一声吼,震撼了全场,唱得气势磅礴,唱得观众热血沸腾;唱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也唱出了非遗文化的生机与气场。 央视春晚受众多,影响大。非遗上春晚,可最大程度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国的非遗不仅在中国留下美名,在全世界都会引来关注。众所周知,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既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灿烂的文化,今天,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文化遗产。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冯骥才担忧:“就目前来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第二轮破坏。”诚然,文化遗产国宝,是国粹,是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是必须善待的好东西,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座宝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深处。我们在致以敬意和温情的同时,还应该思考,如何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使之焕发风采。在春晚这个大舞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毫无生气的老古董,还融入了现代文明气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春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显然更有未来。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如果把传统文化比喻称奔腾不息的漫长河流,那么今天我们致力于保护好非遗,通过各种场合尊重和传扬非遗,优秀的传统文化就会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窥一斑而知全豹,非遗上春晚,令人欣慰,值得拍手称快。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将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还能创造更美好的精神家园。 (据北京日报、中国日报、人民网,河北日报等稿件综合) |
关键词:河北,非遗,文化.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