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石家庄风物

栾城大裴村的乡亭碑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作者:
2018-07-04 15:26:00
分享:

  

  大裴村北距省会石家庄核心区十公里,东距栾城城区一公里,是一个不到两千人的中小型村庄。据村里老人回忆,在大裴村村内、五道庙旁曾经有一座乡亭碑,碑高四尺有余,为四棱柱体,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组成,其中碑座最大,以石栏雕花饰之,四角还雕有四只活泼可爱的小狮子;碑帽稍小,为平顶莲花造型,被爬上爬下的孩子们的衣服摩擦得油光可鉴;碑身较长且稍往里收,上面镌刻着三个大字——苏家庄,字体为秦文小篆。

  这是栾城区一处重要文化遗存。

  乡、亭是秦汉时期基层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所谓“十户一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里有正,亭有长,乡有三老”。乡亭一般设置在交通要道、人烟稠密之处,其标志性建筑就是一座乡亭铭碑和一座罩在铭碑上面的亭子,亭子既可保护铭碑,又能供行人休息。当然,亭子附近也会有办公的房子,叫做“公舍”。由此可以推断,大裴村的乡亭碑或许就是秦汉乡亭制度的遗物,大裴村一带很可能就是当时栾城一个基层行政机构所在地。乡亭碑名曰“苏家庄”,表明大裴村历史上曾经是栾城苏姓的聚居地,名叫“苏家庄”。乡、亭建在“苏家庄”,表明栾城苏姓在当时一定是一个规模较大、地位较高、声名比较显赫的族群。

  这从栾城苏姓的源流也可以得到证明。据史料记载,栾城苏姓就是苏氏谱系所说的位列汉平陵侯苏建六派分支之首的“赵郡苏”,自东汉冀州刺史苏章之子苏睿开始定居栾城。此为栾城苏姓之源。名门大户、簪缨之族定居栾城,必择交通要冲、繁华之地,必定会在当地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作为基层行政机构的乡亭建在“苏家庄”这样一个地方,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按照“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的规制,栾城及周边地区还应该有不少像“苏家庄”那样的乡亭碑,何以其他地方的乡亭碑都已湮灭,只有“苏家庄”乡亭碑能够穿越千年、流传至今呢?

  一是得益于当时稳定的社会结构。古代的华北平原,地广人稀,一个县人口不过几千,人们往往是聚族而居,而且由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小农经济的限制,加之儒家思想的影响,人口绝少流动,同一家族聚居在一处,几辈子甚至十几辈子都不会迁移,不会离开自己的故乡热土、家庙祖茔,苏姓家族也是这样。而作为聚居地标志的乡亭碑,也就会在苏姓家族一代代的精心保护下一直流传下去,甚至会不断得到修葺、翻新。

  二是得益于栾城苏姓后人英才迭出、影响巨大。栾城的历代苏姓不乏为官者,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初梓州参军苏荣的长子苏味道。苏味道弱冠之年考中进士,后官至宰相(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唐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与李峤、杜审言、崔融并称“文章四友”,是我国五言律诗的奠基者和创制人,开唐初一代诗风,对盛唐诗歌的繁荣有重要影响。这样的人物,对自己家乡的标志物自然会分外留意,严加保护。苏味道后被贬为眉州刺史,在眉州留下一子,其后代在宋代大显,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三苏”。“三苏”对自己的祖籍——赵郡栾城,情有独钟,念念不忘。苏东坡的墓志铭第一句话就是“苏自栾城,西宅于眉”,把栾城苏氏与眉山苏氏的关系交代得十分清楚明白;苏辙干脆就把自己的文集定名为《栾城集》。“三苏”对自己的祖籍地如此看重和热爱,自然也会对祖籍地的旧物给予关照。不仅如此,由于“三苏”巨大的社会影响,当时及以后的追随者、仰慕者很多,这些人也一定会对“三苏”祖籍的遗物倍加珍视,小心保护,“苏家庄”乡亭碑也就得以继续流传下去。

  三是得益于雕刻“苏家庄”乡亭碑所使用的材料。从大裴村老人们描述的情况来看,雕刻“苏家庄”乡亭碑使用的是上好的石料,光滑、细腻、坚硬,抗风化能力很强。良好的质地,再加上历朝历代的精心保护,“苏家庄”乡亭碑才能够历尽劫难,至今仍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可惜的是,“苏家庄”乡亭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兴修水利时,被作为水磨垫件安置于洨河之上,后历经几次较大洪水,石碑淤没于洨河之中,现已无处可寻。

  可喜的是,昔日的苏家庄、如今的大裴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下,根据村里老人回忆,由村民捐款复原了“苏家庄”乡亭碑,供后人凭吊;又向区教育局申请,将大裴村小学命名为“东坡学校”,并在校园里建成了一座苏味道纪念馆;在区有关部门支持下,先后举办了“火树银花闹元宵”特色文化汇演、纪念苏味道诞辰1370周年等大型活动,全国各地的研苏专家、苏氏宗亲纷纷赶来共襄盛事——有形之碑失去了,无形之碑却在“三苏”祖籍地人们的心中高高矗立起来。

  至于昔日的苏家庄如何变成了现今的大裴村,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苏家庄毁于明初燕王朱棣的靖难战事,靖难事毕,永乐朝立,这时昔日丰饶的河北平原,已是千里荒野,十室九空,明政府遂迁移山西民众至河北拓荒,裴姓移民就被派遣到了已被夷为平地的苏家庄垦荒,苏家庄也就变成了大裴村。几百年风云流变,如今的大裴村里一户裴姓也没有了,周边村里裴姓倒是挺多,不禁使人感叹风雨似剑、岁月如刀以及世事之无常。 张希欣

关键词:栾城 裴 姓责任编辑:李书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