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一早,孟先生在佳农市场自家肉摊前理货。正值上学时间,看着和儿子同龄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想想如今仍在老家求学无门的儿子,他心里特别不是滋味。4年前,孟先生和妻子来主城区打工,无奈把儿子留在藁城区家中由老母亲代为照顾。今年,孩子该上小学了,家中老母实在无法负责孩子的教育,可因为在主城区无房,孩子无法在主城区就读。于是,他听信一家公司所谓“交钱即可帮忙办理入学”的说法,结果钱交了不少,如今却依然面临着无学可上的境地。
事件:
孩子上学找代办机构钱花了却无学可上
孟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妻子老家都在藁城,自从4年前来到主城区打拼,如今在一家市场内靠摆摊谋生,因为条件有限买不起房子,一家人一直是租房居住。今年,儿子到了该入学的年龄,他们就想着让孩子在主城区就读。可是在6月份咨询报名事宜时,区教育局却告诉他们,他们属于新三区(鹿泉区、栾城区、藁城区)户籍的居民,按照招生政策,如果他们没有在主城区买房子,那么孩子无法在主城区就读,只能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入学。
“我们两口子都在主城区谋生,老家也没人看孩子,所以让孩子回老家上学不大现实!”孟先生说,就在他们无可奈何之际,有朋友向他介绍说,有家教育机构“能量非凡”,只要肯掏钱便可以为孩子在主城区办理入学,甚至还可以根据缴纳费用的不同“挑选”学校!
因为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孟先生就在6月20日,向这家名为“河北诺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缴纳了25000元,并为孩子在桥西区挑选了一所小学。当时对方再三保证“一定没有问题”,孟先生只需耐心等待即可。当时双方并没有签订任何书面协议,孟先生只是得到了对方开具的一张收据。记者看到,在孟先生出示的这张收据上,收费名目写的是“择校费”,下面还写着“安置不成,费用全退的字样”,收据上还盖着“河北诺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章。
“我们文化水平不高,也不懂这个,就是希望能让孩子上学!”孟先生说,在接下来的2个多月时间里,他曾多次通过朋友催促对方,得到的答复均是“没有问题”!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到了8月29日下午,朋友突然来电告诉他,事情没有办成,但可以换另一家公司继续办理,需要再交1万元,而和他情况一样的还有好几个人!面对这样的情况,孟先生全然不知所措。在老家上学老母亲实在无力负责,再说也错过了报名期限,孩子目前仍未上学。
市教育局:
新三区居民子女在当地入学
记者查阅了石家庄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写道:长期在主城区居住的鹿泉区、栾城区、藁城区等“新三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须提供父母在主城区购房并实际居住的相关证明(《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书》或购房合同)后,由实际住址所在区教育局调剂安排入学。这也就是说,长期在主城区居住的新三区居民,只有在主城区买了房子才能为孩子办理入学手续,而不能和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一样,通过网上报名的方式在主城区办理入学。
当天上午,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工作人员表示,藁城区属于新三区,孟先生一家也属于城区人口,无法开具居住证明,所以不适用于务工人员的标准为子女办理入学。从现行的入学政策来说,新三区的居民只有在主城区购房才能在主城区为子女办理入学,否则只能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入学,这些年,新三区居民的子女入学也一直在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而且从国家政策来看,保证市区家庭和务工人员的适龄子女人人都有学上是基本原则,班容量也是有限制的,这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在制定入学政策时,有关部门也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情况。所以在办理子女入学时,家长都应该根据各自家庭的实际情况按照政策要求来办理,类似孟先生的情况,目前还是应该在户口所在地为子女办理入学。
提醒:
交钱办入学说法绝不能信
除此之外,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也提醒说,无论何种情况,办理子女入学只能到学校或通过教育局官网按照程序和政策报名,不存在任何其他报名途径,更不能轻信所谓的交钱即可托关系办理的说法。实际上在近年来,每逢入学季,都会有类似的不法分子打着帮助办理入学的幌子骗取钱财,对此,市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类似的说辞,以免落入陷阱。如果不慎遇到类似骗局,应当及时报警求助!
如今各学校已经陆续开学了,可自己的儿子不仅没有办理入学手续,而且连上学也成了问题。孟先生在担心遭遇骗局的同时,心里也很是不解:为什么新三区居民的子女想在主城区上学就如此困难呢,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条件在主城区买房,像我们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制定政策也应当考虑我们的实际困难啊。
工作人员还说,像孟先生这样虽然是新三区居民,但是长期在市区工作且没有购房家庭的子女入学问题,他们也接到过类似的反映。目前他们也在针对各地学校的建设和实际学力等情况进行调研,未来也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大家的困难对政策做出调整。
藁城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虽然如今报名入学的工作已经结束,但孟先生仍能到孩子户口所在地的片区学校办理入学,如果学校的名额已满,那么还可以向区教育局说明情况,由他们为孩子调剂学校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