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教育

八旬老人资助困难学生35年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作者:
2019-10-22 09:42:54
分享:

  ​每天清晨,容士彦都要打开微信,时刻关注“助学抚老联盟”的群消息。80岁高龄的容士彦老人从1985年就开始资助贫困学生,35年来,老人先后出资50多万元,帮助120多名寒门学子重返校园。

  心怀感恩 老人走上助学路

  10月21日,记者来到了祈福悦城C区,容士彦老人是长安区南翟营村人,城中村改造后,老人搬进了单元楼。在别人张罗着给新房装修时,容士彦却忙着核实贫困学生的信息。搬入新居并没有添置新家具,装修也非常简单。“能住就行了,省下装修的钱能帮更多的孩子。”容士彦老人说,1964年,他大学毕业后开始任教,后来调入石家庄学院直到退休。走上助学之路,一方面是身为老师,看不得孩子们因为贫困辍学。另一方面是受一位老师的影响。容士彦小时候家庭困难,母亲一人养育着兄弟两人,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六年级的时候,班里每到周末都组织看电影。我买不起5分钱一张的电影票,从来没有报过名。”容士彦说,班里的戴老师发现后,每次都会替他买票。这件事儿,容士彦感激了一辈子。他说,老师带给我的不仅是文化的传输,更是做人的道理。她从小在我心底种下了帮助别人的种子。

  1985年的一天,容士彦的老伴儿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消息,上海有一个贫困家庭,男孩的父亲因患糖尿病失明,母亲没有工作,一家人艰苦度日。容士彦在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幼时的影子,决心帮孩子一把。“我从苦日子走过来的,知道这时有人帮助是什么感觉。”容士彦说,自那之后,他经常给男孩寄钱,有时50元有时100元,而那时,容士彦的工资还不足200元。

  助学35年 120余名学生重返校园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每次给孩子寄钱,容士彦心中都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幸福感。之后,容士彦时刻都在留意贫困学生的消息,用自己的工资、退休金帮助他们重返校园。35年来,容士彦资助了120多名贫困学生。每一个孩子他都是自己到家中核实情况。“我必须保证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容士彦说,现在条件好了,可以坐车去。当年,为了省下车费,他都是天不亮就出发,骑车几个小时到学生家里。遇到偏远山区的学生,经常是早上三四点出发,下午五六点才到。路上饿了,就吃根黄瓜喝点水。看他这样折腾,容士彦的老伴儿打心眼里心疼,但从来没有反对过,只是默默地帮他准备好路上的干粮。容士彦说,他一直从事教育事业,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就想尽自己一份力帮孩子们把书读下去。“我资助的孩子里,已经有北师大的研究生了。看到他们过得好,我心里特别开心。”容士彦自豪地说,别看他80岁了,每个月还坚持到三四个学生家里走访。

  三年前,容士彦创建了“助学抚老联盟”微信群,群中既有接受资助的寒门学子,也有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大家在群里分享助学心得,发布贫困学生的信息,为其寻找资助者。

  爱心传递 受助学子反哺社会

  老人说,每个受资助的孩子都有一颗感恩之心,而且爱心也是可以传递的。容士彦曾捐助过一个贫困家庭,当时母亲独自抚养三个都在读书的孩子,生活过得十分艰苦。如今,大女儿当了老师,二女儿在北京工作,小儿子当了消防兵。逢年过节,一家人都要来容士彦家中拜年。很多他捐助过的孩子也加入了爱心群。“我资助胡利伟完成了高中、大学的学习,现在他已经帮助了十几个家庭。”容士彦说,他经常给孩子们说要感恩父母感恩社会,要比一般人更珍惜读书的机会。看到孩子们能够反哺社会,他非常欣慰。

  35年,容士彦资助了120多名学生,所有的钱都源于他的工资和退休金。对于贫困学生,他慷慨解囊,毫无保留,对于自己却是接近于苛刻的节俭。每次买菜,容士彦的老伴儿都是挑最便宜的。几十年来,容士彦几乎没有添过新衣服,不是补丁加补丁,就是别人穿剩的。“看我这袜子,穿坏了老伴儿又给我补好了。”容士彦撩起裤腿,露出那缝缝补补的袜子。在容士彦的影响下,两个女儿也致力公益事业,二女婿一直跟着容士彦走访困难家庭,现在就连十几岁的小外孙女都会把压岁钱和卖水瓶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关键词:石家庄,爱心助学,老人责任编辑:解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