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石家庄发布

石家庄:以“智慧制造”领跑传统产业

来源: 石家庄日报  作者:
2019-11-18 09:09:03
分享:

  装备制造业为石家庄市传统支柱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创新策略推动下,传统产业迸发全新能量,从传统向高端发力、从各自为战到集聚发展、从制造迈向“智造”,一条以转型为助力、以创新为灵魂、以智慧为支撑的创新曲线跃然眼前。

  初冬之际,走进位于高新区的装备制造业创新性产业集群,探访其中的代表性企业,领略其创新引领、智能高效背景下的科技魅力。

  “石家庄造”刹车片在此诞生

  室外温度越来越低,位于石家庄高新区的博深股份有限公司高铁闸片研发中心、智能生产中试车间里却热火朝天。

  早在几年前,“石家庄造”高铁刹车片就在这里研发生产。当列车时速达350公里,遇突发事故需紧急制动时,轮毂盘面和刹车片温度会在瞬间达700摄氏度以上,但博深研发的粉末冶金材质刹车片不熔化、不变形、不掉块,性能可靠。

  如今,这家高科技公司又建成全国首条全智能动车闸片生产线,科技含量、智能水平和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在实体经济面临重大考验的背景下,来自石家庄的这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却逆势而上,订单不断,折射的是他们把创新精神融入血液和汗水的无数个励志故事。

  走进中试车间,高大的车间里看不到几位技术工人,更多的是智能机器人及相应的智能系统在开展自动化操作。

  身穿工装的工程师在智能配混料系统装模及转运系统上设定相应数据后,系统开始自动输送、自动称量、自动配料、自动混料。之后,机器人在层滑平台上抓取基体,智能压制输料系统精准量取混好的粉料输送到压模系统,将基体和粉料自动压制成闸片摩擦块生坯。经生坯在线件合格后,AGV运送料舟托盘部件到装模工位,料舟机器人分别抓取料舟部件和摩擦块生坯依序装配,自动传送入连续热压烧结炉中,经过自动推舟、自动热压烧制为成品摩擦块。

  然后,成品摩擦块经过自动脱模、摩擦块在线检测、智能转运、智能装配、成品闸片在线综合检测、自动包装、智能仓储等系列工序,一片性能优越的高铁刹车片成型下线。

  “可以说,整个操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博深股份董事长陈怀荣说:“这种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铁刹车片将在这个智能化车间批量生产,将抢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这是一个依托于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高科技项目。”博深股份轨道交通公司总经理张龙说,他们引入具有柔性搬运、柔性传输等功能的移动机器人和具有柔性加工系统、柔性装配系统的桁架机器人,正式投产后年产30万片刹车片,生产能力全国第一。

  “为了让这套现代化生产线达到最优性能,技术人员克服了数十个技术难题。”河北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闫瑞民说,比如:模具和组件之间的装配间距误差必须控制在0.3毫米内,但刚开始时,误差都在1厘米以上。科研人员反复开展实验,通过重制模具、优化参数、检测跟踪、精准模拟等技术手段,最终把误差控制在指标范围。

  这个总投资上亿元的轨道交通智能制动系统,有望于明年初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核验并正式投产。届时,大批量的“石家庄造”高铁刹车片将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全国甚至世界。

  用更精进技术领跑全国

  戴上安全帽走进河北东安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种大型机器设备正在高速运转。

  这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楔横轧技术是其核心技术,主要生产齿轮轴、凸轮轴、油泵轴、螺杆等回转体轴类和各类车用齿轮。

  由于手握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使河北的楔横轧技术实现从零到有再到强的突破,如今正领跑全国。

  “掌握一项先进技术是非常难的。在楔横轧技术研发起步阶段,十几名技术人员去北京几所著名大学学习,购买3D扫描设备,反复对一个个模具进行扫描、建模、分析,经历了很多曲折。” 副总经理陈琳说。

  在生产车间,放眼望去,一段段不同长短的钢材摆放整齐。“这个设备是自动化的,设定好尺寸,把钢材放进去就不用管了,它能实施自动切割,不用人工干预。”现场的工程师崔松松说。

  跟随陈琳走向另外一侧,抬头看到一台几米高的设备,两个大大的圆柱形带有楔性突起的模具轧滚一上一下快速转动。“这是在生产变速箱齿轮轴,把切好的棒材加热后,通过模具转一圈儿,产品就出来了,效率特别高,都是智能化生产。”

  技术创新从来都是艰难的,楔横轧公差内轧制的研发堪称范本。

  “每一个产品都有严格的尺寸要求,不能大也不能小,要求精度非常高。整个模具有数百个尺寸,每个尺寸要完全符合要求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为了实现尺寸零误差,技术人员专门成立单独班组,没日没夜地把时间花在试装模具上。通过模拟设计软件,再制造、再调试,经过半年多时间,终于实现了公差制目标。”陈琳说,和传统锻造相比,它能节材30%,尺寸控制更小,而且没有任何污染。

  创新是高科技企业的命根。走进研发中心,首先听到的是机器运作的嗡嗡嗡声,“由于每个原材料含量不同,通过直读光谱仪,了解原材料的成分,含有多少铁、碳、微量元素,通过电脑显示出来的结果,研究怎样改进楔横轧技术。”陈琳说,公司每年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放到核心技术研发上,如今已经尝到甜头。

  作为国内楔横轧技术“领头羊”,这家公司每年为全国汽车行业节约数万吨钢材,减少了能耗,保护了环境。

  从“制造”到“智造”,这家企业走出的创新路径似可借鉴。目前,公司正在建设1000平方米的大型实验室,重点瞄准技术改进升级,以研发更精密、更节材、更环保的产品。

  以创新之变成就高质量发展

  如今,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市第一大主导产业,初步统计,全市拥有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入统企业625家,还有18个市级以上工程实验室、42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其中,在高新区注册的装备制造企业达到214家,博深股份、东安精工、中航机电、中车制造等都是这个集群中的佼佼者。这些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布局在轨道交通、通用航空、农业机械、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等领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高新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高新区出台一系列创新政策,给装备制造业企业以相应扶持,特别是在项目申报、人才引进、平台搭建、环境营造等方面发力,很多企业从中受益。博深股份新建的刹车片智能化生产线就得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高新区对这个集群的扶持,正是全市的一个缩影。

  以创新之变成就高质量发展。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4+4’现代产业之一,为此,我市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智慧工厂建设等方面入手,打造全产业链孵化平台,助推这个产业创新发展。”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创新力量和创新政策的推动下,这个集群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已经成为全省甚至全国的优秀代表。

  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以“创新引领、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结构优化”为核心特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体系,基于此,一个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正以更新的面貌、更新的技术、更多的创新,迎来令人向往的图景。

关键词:制造业,石家庄责任编辑:张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