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书画·诗文·收藏

​京津画派作品展今天亮相河北博物院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作者:黄蓥
2024-09-24 16:02:22
分享:

  京津画派作品展今天亮相河北博物院

  陈师曾齐白石张大千等名家的137件画作精彩纷呈

  陈师曾、齐白石、张大千、启功……9月24日,“国粹星光——京津画派作品展”在河北博物院北区13、14号展厅登场,137件精品画作齐齐亮相,陪伴省会市民喜迎国庆。该展览将展至11月17日。

  “京津画派”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于民国时期在京津及河北、辽宁等地发展壮大。“京津画派”艺术家们坚守“国粹”立场,坚持守正创新,使国画艺术得以维系并在求新求变中得到发展,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

  本次展览由河北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主办,首都博物馆与天津博物馆协办。展览汇集了四家博物馆馆藏“京津画派”34位名家的绘画137件,分为“提倡风雅 保存国粹”“精研古法 博采新知”以及“传承画范 复古更新”三部分。通过系统展示“京津画派”诸家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旨趣,分类梳理宣南画社、湖社画会、松风画会等绘画团体对中国画发展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呈现京津画派坚守传统、勇于创新的艺术贡献。该展览策展人、河博陈列展览部文博馆员刘昕悦表示,“京津画派”在传承国粹的基础上,借古人之笔法,写时代之气韵,创作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满足时代审美需求的优秀作品,探寻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温故知新”的艺术之路。重新回顾“京津画派”的发展脉络和艺术成就,深度挖掘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对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花鸟鱼虫活灵活现,山水人物意境高远。步入展厅,一幅幅名家画作令人目不暇接,各具特色。“在‘京津画派’中,陈师曾创作题材广泛,而且很注重理论,善于总结前人创作经验。”刘昕悦介绍说,本次展览中有陈师曾的数件画作,其中的《溪山秋晴图》颇具代表性,“这幅作品的构图和技法,都是比较传统的作画方式。陈师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文人画要素包含才情、学问、人品和思想,其绘画作品就体现了他对古代文人画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全能画家”刘奎龄被徐悲鸿誉为“当代中国画坛翎毛第一人”,此次展出的《走兽图》中他分别描绘了狗、兔、猫和松鼠,这些动物的毛发和眼神鲜活灵动,栩栩如生。“刘奎龄擅长工笔画,他吸收西方技法,画作造型准确,气韵生动。”刘昕悦笑说,刘奎龄的艺术人生也非常值得一说,“他自幼家贫无法接受正规艺术教育,凭借顽强毅力,对绘画的热爱,以及过人的天赋,自学绘画,兼容并蓄,终成一代大家。”

  本次画展中还有大众耳熟能详的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的画作。《北瓜图》《雏鸡图》《喜上眉梢图》《水墨芋苗图》《秋光图》……展柜内,齐白石的五幅画作一字排开。刘昕悦示意大家留意《雏鸡图》的构图,“画面上一只母鸡带着十几只小鸡,它们各自朝向不同,画面却很和谐完整,而且十分生动。”张大千此次展出的画作是与其二哥张善子合作的《黄山记游图》。黄山题材画作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其特有地位,张大千创作过许多以“黄山”为题的作品,他的二哥张善子同样是黄山的追慕者。这幅《黄山记游图》是手足之情的见证,对二人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他们在画作中用独有的艺术语言和笔墨变化绘写着胸中丘壑。

  数字技术让画作“活”起来,将文人画室“搬到”展厅……本次展览的展陈设计新颖典雅,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引领观众从另外一个视角观赏名家名作。在动态光影区,设计师将溥儒佳作《浦溆高隐图》利用数字技术动态化,令静态书画在三面环形墙上动了起来,观众置身其中耳闻山间鸟语,远望流水潺潺,在沉浸式的环境中,直观感受到了中国画优雅深邃的意境。同时,设计师还以陈少梅的《女仙奉酒图》、林纾《翠微横茵图》和溥儒的《浦溆高隐图》三幅作品的题跋、内容为灵感,在展厅内打造了两处人文景观,观众漫步展厅仿佛人在画中游。对此,担任本次展览展陈设计的河博艺术设计部文博馆员赵雅聪表示,希望大众走进展厅后,“能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探索之旅,切身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博大。”

  据了解,今年河北博物院精心策划四大主题展览喜迎十一。除了“国粹星光——京津画派作品展”,“‘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抚今追昔七十载 丝路雄关展新颜——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图片展”和“光影河博——数字艺术沉浸体验”等,也将陆续在河博揭幕。(记者 黄蓥)

关键词:画展,石家庄责任编辑:朱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