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石家庄市裕华区,省级非遗金丝彩釉传承人王玉萍(前)在赶制私人定制非遗作品。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石家庄市多名非遗手工艺人在做好防护的同时,在家赶制定制手工艺品,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 新华社发
销售链断裂、现金流跟不上、银行贷款压力大、上游原材料紧缺、人力成本比重大……疫情之下,河北省非遗项目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与制约。4月24日,省文旅厅组织召开重点非遗企业及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进一步了解非遗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和传承人生产销售产品面临的实际困难,为非遗企业复工复产搭平台、找出路、促消费。
“目前,我们公司还未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开工运营还面临一些困难。”国家级非遗项目衡水内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衡水习三内画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自勇说,原材料供应方面尚存在“卡点”,导致目前内画坯料短缺,虽有订单但无法完成,生产处于半停滞状态。此外,旗下博物馆作为展览和销售场所,目前仍处于闭馆中。
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不少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赞皇原村土布制造企业发挥手工技艺操作、工业化依赖度低、生产方式灵活的优势,将车间生产改为居家生产,现生产土布产品300余种,带动贫困人口1300余人走上脱贫增收路。“在疫情期间受影响较少,目前产量和销路一直都挺好。”该非遗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赞皇县雪芹棉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崔雪琴说。
针对复工复产中存在的问题,中央和省已出台一系列纾解企业困难的支持政策。省文旅厅积极推出多项具体落地措施,切实为非遗项目发展找出路。投入100万元建立5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指导全省建设66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实现全省贫困地区全覆盖。组织“文脉颂中华——非遗看河北”系列线上新媒体传播项目,为大家搭建庞大线上宣传销售渠道。组织“长城脚下话非遗”活动,在秦皇岛老龙头、山海关古城景区设置非遗产品的展示销售专区,推动非遗产品进景区拉动消费。积极参与文旅部组织的全国“非遗购物节”,与阿里巴巴、快手、拼多多等大型网络销售平台合作,将我省优质非遗产品推向市场。“既要深入研究政策,争取支持、分享红利,又要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学锋表示,要切实发挥非遗领军企业示范引领作用,真正实现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力争夺取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非遗创新发展双胜利。
“期待在政府部门的不断支持和帮扶下,在我们自身的不断努力创新下,让非遗企业和传承人的生产、销售和发展逐渐走上正轨。”非遗项目郭氏铁板浮雕传承人郭海龙道出许多非遗人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