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书画·诗文·收藏

高科技助力博物馆解锁“新打开方式”

来源: 石家庄日报  作者:张晓娟
2020-05-22 17:16:49
分享:

  阔别许久,重开大门的博物馆与以前一样,窗明几净、环境幽雅,但却又不太一样了……展厅里的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各种正在云端的直播、探馆等,为不同的群体提供了更多有趣的文化体验。5月21日,在河北博物院“河北长城摄影图片展”展厅里,市民张慧在体验完触摸屏设备后,连连感叹新技术层出不穷,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以前逛博物馆都是看得见、摸不着,现在不仅看得清,还可‘触摸’、互动,强烈的在场感和参与感,让博物馆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新展陈方式带来新感受

  春日山花烂漫、夏日群山织翠、秋日层林尽染、冬日银装素裹,万里长城最精华的部分在河北,而置身河博的“长城两边是故乡——河北长城摄影图片展”中,市民可以通过数字画屏,身临其境地“云览”长城的精华所在,让人流连忘返。

  疫情期间,河北博物院对部分展厅进行了升级,希望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参观体验。该院副研究馆员陈静告诉记者,“这个新展览与以往的图片展有三点不同,除了单幅的摄影作品外,还有VR拍摄作品,并通过LED大屏循环展示;设置的触摸屏会普及长城知识;观众还可以通过扫码二维码将展览‘带’回家欣赏。”在VR展区,利用目前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长城最美的风光以全景视频的形式在高清数字画屏上呈现。观众张慧觉得:“这样看展更立体鲜活,更能直观感受到长城文化的魅力。”

  无独有偶,运用互联网的新技术,石家庄市博物馆去年推出了省内首家数字展厅——全息文物数字展厅。展厅内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立体显示系统、特种视效技术等先进成熟数字科技,实现了将博物馆中的文物及藏品通过声光电手段的数字转化,以虚拟的三维立体方式呈现于观众面前。在这里,“文物”的展陈方式得以全面升级,将由一台台机器投影而出,每一件似乎都是悬浮在空中,每一处小小的细节都能被观察到。

  除了布展方式,河博的导览“博物官”,石博的智能导览机器人等,也让观众获取文物知识的过程变得更便捷,更有趣味,极大满足了大家的观展需求,受到人们的欢迎。

  数字化技术助力“云游”

  “‘文物数字化’是文博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副处长姚飞表示。据悉,1月23日省内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相继闭馆后,包括河北博物院、石家庄市博物馆在内的省内60多家博物馆利用自身网络展示数据资源向公众开展服务。

  “云游博物馆”“国宝·云约会”“特展·云约会”,在此次疫情大考面前,河北博物院通过该院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推出丰富多彩的“云约会”内容。该院先后与多家媒体合作,相继举办了“线上看博物馆”“博物馆在移动”“宝藏四方”等专题活动。据介绍,从1月24日至5月17日,通过该院官网、微博、微信、直播等平台公众云游博物馆的观众,有5300多万人次。河北博物院副院长徐艳红告诉记者:“疫情新常态下的活动开展,也是这段时间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前段时间虽然闭馆,但线上活动,公共服务并没有停止。开馆后,我们也不会停止线上活动,还会进一步深化。”

  为助力市民云游展馆,石家庄市博物馆近期也相继推出了在线展览,“全景石博”智慧博物馆、《古旧书画修复》讲座等线上资源。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云游”给公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突破天气、交通、客流量等传统旅游形式的局限,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使得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拥有“诗和远方”。

  试想,如果没有各馆对数字化文物资源的积极探索,很多人可能这辈子都与故宫里的珍宝、莫高窟的壁画、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等无缘。更值得一提的是,“云游”的方式,可以连接到更多元的人群,尤其是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这也让博物馆的资源变得更平等、多元和包容。

  直播探馆与文物零距离

  只有不断丰富传播方式,用新的视角、新的创意与大众加强互动,提升用户参与感,才能让文化传承更加深入人心。徐艳红表示,近年来,博物馆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展示、保护空间变成了可以与公众对话和互动的文化传播平台。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互联网+博物馆”影响之下,积极开启数字化探索和自我转型。这样的转变在此次疫情期间,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各大博物馆前赴后继加入“直播”大军,广邀名人,突出亮点,让观众足不出户“一眼万年”。最近一场“权来了!喻你一霁云讲国宝!”大型专场直播,请来了单霁翔、央视著名段子手朱广权和热播剧《清平乐》里的名臣“晏殊”扮演者喻恩泰到访恭王府博物馆,为博物馆和国宝们代言。露脸儿的文物也是金瓯永固杯、各色釉大瓶(俗称瓷母瓶)和《千里江山图》等“大腕”,广受关注。而在另一场汽车博物馆的直播中,工作人员告诉大家,“看我们的直播,观众可以听到一百年前汽车的喇叭声,这在现场参观时是听不到的。”

  “直播带货并不新奇,但博物馆直播却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这说明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高需求。”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示,在线直播等新媒体的引入,打破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信息壁垒,让博物馆从以前的知识发布者,变成了文化解读者。对于博物馆解锁新玩法,坐拥“云流量”,大家都乐见其成。但业内人士也提醒,这场数字化战役不仅仅是“疫情需要”,更应成为博物馆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网络直播带货无门槛,但却更考验各馆的‘实力’。想要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还得依托自身馆藏文物资源,突出本馆特色,聚拢众多粉丝,才能实现文化和市场的双赢效果。”

关键词:博物馆,高科技责任编辑:康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