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栾城区城关司法所所长周淑婷的手头,多项工作正齐头推进:通过不间断平台签到、电话抽查等方式做好矫正对象日常管理;对一起因房产引起的婚姻家庭纠纷进行调解;为即将在栾城区召开一场全市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做着观摩点上的准备工作……基层司法所的工作繁杂而琐碎,作为一名年轻的司法所长,在调解、普法、社区矫正等工作的现场总能看到周淑婷忙碌的身影。
栾城区城关镇辖区47个行政村,是栾城区最大的乡镇,也是栾城区的政治经济中心。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复杂多样,人民调解工作任务尤为繁重。十年来,周淑婷凭借着对基层群众的一腔热忱,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
就在今年4月份,辖区村内几名老乡找到周淑婷。原来村里占地,有一口属于八户人家共同所有的老井,占地赔偿了12000元,但是钱打到了刘某一个人的账户上。刘某认为,这口井一直在他家地里,所以赔偿款理应他一人占有。周淑婷找到村支书和刘某,并到镇里了解当年分地政策,发现这口井虽在刘某地里,但是分地的时候已经把井占用的部分刨除在外。于是,她召集相关农户两次查看现场,四次入户做工作,以法明理、以情动人,终于使矛盾双方达成和解。
法律是无情的,就像钢针,任何人不可逾越,情就像老太太手中的线。调解员的功力就体现在把情和法融合在一起,用针线缝缝连连,化解矛盾纠纷。这是多年调解工作中,周淑婷的切身体会。今年5月28日上午,栾城镇小周村村民张国强(化名)夫妻二人相携来到司法所,老两口脸色苍白、愁容满面。原来,近年来,大儿子未尽到赡养义务,小儿子与之产生矛盾,老人赡养问题得不到解决。周淑婷于第二天赶到张国强大儿子家,对其夫妻二人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并当场提出调解方案,签订调解协议,一场赡养纠纷就此化解。
调解矛盾纠纷是一项非常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又要兼顾法律和人情,调解双方往往是自己捏着自己的理儿。一些旷日持久的民间纠纷,调解员只有耐下心来,抽丝剥茧,深入人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凭着一份热情和多年的调解经验,周淑婷成功调处民间矛盾纠纷180多件。
除了人民调解工作,司法所还有很多日常工作需要处理。不管是对待社区矫正对象还是刑释解教人员,周淑婷都本着管教与帮扶并重的原则,日常监管必须到位,但同时兼顾帮扶教育,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怀,从而达到更好改造效果。“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要想赢得百姓的好评唯有靠扎实的工作”,她说,“作为一名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将以更加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来满足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