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份后,石家庄市30多个早夜市陆续恢复运营,在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纷纷开展各具特色的惠民经营活动。记者近日走访省会早市、夜市时发现,此举在让百姓享便利、得实惠的同时,也让众多商户实现了就业。
早市夜市陆续“回归”
6月25日晚,记者探访了红旗大街的新石中路观光夜市,该夜市正式恢复开街运营近一个月。18时30分,一辆辆载着特色美食的小车陆续进场,市场管理人员对进场商户逐一进行测温、登记。夜幕降临后,戴着口罩的市民从四面八方汇聚此地,浓浓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当天,在泰华惠民夜市,夜幕还未降临,街道两边已是熙熙攘攘,30多辆风格统一的摊位车间隔2米的距离,有序停放在泰华街东西两侧。不管是摊主还是前来逛夜市的市民都戴着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自6月1日起,新华区恢复宁安路等7个早市和泰华街夜市,并在早市的路段上逐渐鼓励商户拓展夜间经营,全面增强早夜市的便民功能,助推夜经济繁荣。”新华区城管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督查考评办公室主任李钢介绍说,目前该区已形成泰华街夜市、宁安路早夜市、革新街早夜市、永泰街早夜市、朝阳路早夜市、广源路早夜市、红星街早市、高东街早市等多个规范的经营市场,经营商户累计约2000户。
便民不扰民落到实处
早夜市的有序经营,让城市烟火气重新归来,也令消费者有了更多消费选择,同时也解决了工作岗位的需求,为生活困难的群众创造了一条创业道路,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记者了解到,石家庄市在大力发展惠民经营活动、放开早夜市的同时,城市管理也响应到位。新华区等主城区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对摊位备案卡实行应备尽备,所有经营小吃的从业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对食品类、果蔬类的进货渠道实行日登记,防止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对产生的垃圾实行分类处置,每条街区、早夜市有专人负责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有专人负责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将便民不扰民的措施落到实处。
各县(市、区)城管部门严格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寓管理于服务中,以保就业保民生为重点,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的沟通,在不阻碍交通、不影响市容、不污染环境、不扰民等前提下,最大限度开展惠民经营活动,真正给百姓送来便利。
分业态设置特色街区
当前,石家庄市正在开展的惠民经营活动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管理方式,提升经营、服务、管理标准,探索打造特色精品街区。
记者走访新华区部分夜市时发现,尽管每个夜市的经营业态都覆盖广泛,但又有不同的主题。“我们结合辖区区域特点,准备设置四类具有特色的惠民经营活动街区。”李钢告诉记者,第一类是依托高柱文玩市场,以文玩、旧货为主的“跳蚤”经营街区;第二类是依托海鲜市场设置海鲜特色小吃街;第三类是以居民区、商务楼为服务对象的街区,主要经营食品、副食、果蔬等;第四类是结合农村大集特色设置的农特产品街区。
“接下来,除了在设置早市的路段增设夜市外,新华区还在陆续开放民族路商业街、商场、超市等门前广场,鼓励沿街产权单位、商户充分利用广场进行促销活动,设置具有商业特色的夜间景观设施。”李钢期望,通过活跃惠民经营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多夜间休闲消费场所,进一步繁荣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