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盖破损了,路灯不亮了,马路积水了……城市小病如何尽快发现、尽快处理?卫生死角清理干净了吗,供暖温度达标了吗,对问题处理结果满意吗……万千民生相关行为如何有效监管?
近年来,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丰富,城市管理工作也从粗放到精细、从纯人工管理到数字化应用逐渐转变。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核心主题,石家庄市不断加快推进数字城管系统提档升级,探索智慧城管信息系统建设,使城市管理迈入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轨道。
民情处置更精准
“四中路与建设大街西行120米左右,路北围挡上违规设置广告牌,请立即处理。”正在四中路附近巡查的数字城管监督员李保平发现店面违规广告牌后,立即拿出“城管通”手机拍照取证,上报至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此时,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显示屏上,市区各部分路段的实时画面一览无余,十余名工作人员整齐地坐在各自的电脑显示屏前,关注着各路段情况,并不时点击鼠标发出指令。
接收到李保平上传的信息后,工作人员立即将该信息派遣至桥西区指挥中心。随后,再由区指挥中心向下交办到办事处和具体责任单位,管理单位按时限要求进行处置,并反馈处理结果。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目前,全市上路巡查的监督员有700余名,主要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采集,对社会公众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及处理结果进行现场核实、确认,从而提高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和处置时效。
2009年,作为第二批数字城管试点城市,石家庄市数字城管系统建成运行,2015年拓展到“八区一县”。目前,覆盖面积达到343.4平方公里,日均发现、处理问题4000件,结案率保持在96%以上。
城市巡查更智能
8月14日,新石南路附近,市排水处的工作人员正在利用声呐检测机器人对地下管网进行例行“体检”。
他们依次打开井盖,将电缆线接入到一个形似大型望远镜的黑色检测装置上,随后将其小心地下放至雨水井中,缓缓拉拽电缆线,设备开始前进。此时,控制台电脑上显示出管道内气压、设备前进速度等实时情况。
“如果没有声呐检测机器人,我们只能采取抽排、导改等方式降低水位检测,更早之前甚至要靠人工下井。”市排水管理处维护科副科长李元元介绍说。
如今,通过智慧城管系统,石家庄市已逐步实现对市政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城市精细化管理大框架初见端倪。
在前方,检查地下管网,让管道机器人先下;地面有无塌陷危险,专业雷达测一测便知。
在更关键的后方系统内,大数据摸清了城市管道的家底,通过系统掌握实时图像信息、水位信息、重大险情抢修进展画面,实现自动控制,自动排水,并根据车辆的分布情况进行合理调度,及时维修抢险,排水监测能力及防汛抢险的反应速度得到极大提高。
石家庄市还通过大数据监测手段,对桥梁、夜景照明等设施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问题,报警信息立即发送到后台,可立即通知工作人员现场核实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监督管理更精细
当一辆洒水车启动作业,环卫调度系统就会收到信息。在电脑屏幕上,工作人员可以清晰查看到车辆的运行轨迹、路线和作业状态。
“我们给每辆环卫车都加装了GPS装置,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监管。现在,环卫车车速快不快,保洁有没有一次到位,都能一目了然;作业范围内出现垃圾,5分钟内即可完成实时清理。”桥西区环卫大队办公室主任杨帆介绍说。
不仅仅是环卫系统,立足于城市管理实际,石家庄市在监管内容上不断进行扩展再造,对涉及城管、水务、公安、交管等27个市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职责范围,在后台实施监督,实现了由小城管到大城管的综合管理。
为拓展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渠道,今年,城市管理“市民通”APP上线运行,市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自己的手机,投诉、举报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并得到及时解决,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有效处置。
如今,城管问题投诉大幅减少,市容环境明显改善,门头牌匾进一步规范……智慧城管用实际行动,有力助推了石家庄市创城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给城市留下了一个个蝶变的华丽瞬间,石家庄的魅力指数不断提升。(记者 王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