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石家庄故事

人物|郭进考:一粒种子的48年坚守

来源: 河北新闻网  作者:赵红梅
2021-06-14 11:42:00
分享:

  头戴一顶麦秸编制的草帽,脚穿一双陈旧的运动鞋,裤腿和鞋子上时常沾着泥巴,由于常年下地,脸庞和裸露的皮肤被晒得黝黑……活脱脱一个传统的老农形象。

  然而就是这个“老农”,48年来,带领团队先后育出30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小麦品种,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两次获省长特别奖,一次获省突出贡献奖。他培育出的小麦品种推广到8个省份,累计种植面积4.2亿亩,增产小麦105亿公斤,节水125亿立方米,创经济效益上百亿元,成为麦农交口称赞的小麦育种专家。

  他就是今年70岁的石家庄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小麦专家组顾问、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

郭进考在麦田查产看小麦长势。 河北日报记者赵红梅摄

  从高产到高产节水,他培育出30个“好种子”

  “科研育种,来源于生产的需要,只有了解生产存在的问题、市场的新需求,才能把握育种方向。”郭进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北省小麦亩产量不足40公斤。正因如此,当求学机会摆在郭进考面前时,饱受过缺粮饥饿之苦的郭进考,选择了农校。

  农校学习让郭进考对于粮食增产有了科学的认识:要想有好收成,先得有好种子。

  1973年,农校毕业的郭进考带着成为育种专家的梦想,走进刚刚创办的石家庄地区农科所。

  四壁透风的办公室,几张破旧的办公桌,迎接郭进考的,是全省成立最晚、条件最差的地区农科所。

  面对当时农科所“一无育种资源,二无试验设备,三无研究资金”的状况,他和同事四处求援,先后拜访了40多位专家,请教了100多位同行,搜集了500多份育种材料,中专生的他硬生生“嚼”下了十几部大学教材和农业专著,做了10万多字的学习笔记。

  小麦育种是一项技术要求精细严谨的复杂工程。一个优良品种,从几百个、上千个原始材料选配杂交组合,经几代筛选,到审定推广,有时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咬定高产育种目标不放松。在粮食短缺、食不果腹的年代,郭进考几十年如一日,从上千个原始材料确定亲本,每年要做上百个组合,去雄上万个小花,把矮杆、大穗、多穗、抗病、抗旱、抗寒基因融为一体,一代、二代、三代……一个世代一个世代地选择,再从上百万株的后代中寻找那粒符合要求的种子,选择出符合要求的优良株系,再进行初级产量比较、品系产量比较、大区产量比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1990年,郭进考培育多年的“冀麦26”横空出世。当时普通小麦亩产只有二三百公斤,而“冀麦26”在大面积种植条件下,亩产达到400多公斤,实现了小麦由中低产到中高产的跨越,成为本区域第6次品种更新的主要品种。

  1991年,“冀麦26”将郭进考推上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

  继“冀麦26”增产惊艳表现之后,1999年,郭进考培育出的“冀麦38”新品种,取得了亩产613.34公斤的高产,不仅刷新了河北省当时的高产纪录,也一举将河北省小麦产量带入“亩产千斤”的新时代。该品种成为上世纪90年代全国十大品种之一,被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他再次登上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

  上世纪末,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凸显,地下漏斗区不断扩大,在农业用水中,小麦又是用水大户。郭进考随即把育种方向由单纯高产转到了节水稳产高产小麦新品种的培育上,带领课题组寻找最“耐渴”的种子。

  经过不懈努力,他和他的团队创新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前水后旱,同一世代水旱复合选择”节水高产育种新方法,培育出节水与高产结合的新品种“石4185”,国家区试产量第一,创亩产716.7公斤高产纪录,成为国家标杆品种,引领了节水高产育种的新高地,在全国6省(区)推广面积上亿亩,节水16.3亿立方米。

  随后,郭进考势如破竹,一发不可收。石家庄8号、石麦15、石麦22……一批更加优异的节水抗旱与稳产高产相结合的新品种相继问世,“一水保千斤”的梦想成为现实。

  成绩面前,郭进考没有止步,在节水稳产高产基础上,他又向选育节水超高产、优质专用新品种选育迈进。

烈日炎炎下,郭进考在仔细查看新品种的长势。 河北日报记者赵红梅摄

  品种要有新的突破,育种方法的创新、材料的创新是关键,他经过12年的艰辛探索,创新了“早代群体测产+个体选择”混合选择法和“温(华北)、热带(三亚)异地选种”的新方法,有效提升了育种效率,提高了育种水平。

  2021年,他率领技术团队培育出的具有节水、抗倒、抗寒、高产等特点的超高产品种“马兰1号”通过省级审定。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专家组组长郭文善等10名全国知名专家,在辛集市马兰农场测产,“马兰1号”在生育期灌2水情况下亩产784.2 公斤;6月11日,邯郸魏县“马兰1号”节水高产示范田实打实收,3.59亩小麦平均亩产801.42公斤,“马兰1号”成为名副其实的节水超高产品种。

  三夏时节,冀中平原麦浪流金。

  在马兰农场,小麦新品种即将收获,郭进考来到麦田里查看他正在选育中的“孩子”。

  “队形保持得不错,齐齐整整的。穗子也不赖,个大饱满,是个很好的节水高产优质专用麦的好苗子。”看到自己选育的“孩子”合格,郭进考孩童般笑了,“我开始进入育种生涯的新阶段了。”

  节水优先、优质专用、高产稳产、绿色高效。郭进考把这16个字,定为今后育种的方向。

  目前,郭进考正在和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河南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等单位合作,进行大联合,种质资源交换使用,杂交后代异地选择,选育出了一批节水优质专用、抗病、抗旱、抗寒新材料、新品系。

  从培育中高产品种,到节水稳产高产、节水超高产,30个优良品种的成绩没有让古稀之年的郭进考止步,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在节水、高产、优质、专用品种的选育上又迈出新步伐。

丰收在望,郭进考在观察小麦新品种“马兰1号”长势。 河北日报记者赵红梅摄

  育繁推一体化,让华北平原成为农业“大粮仓”

  小麦收获在即,望都县柳陀村8000多亩繁种田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近年来,我们良繁基地的生产管理全部按照小麦专家传授的技术要领进行,在实现节水的同时,亩产也逐年上升,今年测产亩产在600公斤以上。”基地负责人安光高兴地说,“良繁基地能够发展,小麦专家郭进考功不可没。”

  原来,柳陀村刚刚被确定为郭进考研究团队的良繁基地时,村民按传统经验种植管理新品种,有一年遇到倒春寒,一些麦田因为管理粗放冻死了一些麦苗。

  郭进考得知后,主动来到柳陀村,对农民进行新品种配套技术培训,并传授播后镇压、推迟春一水等节水保墒保温技术。

  第二年,按照新品种配套技术管理的小麦不仅少浇了两水,还亩增百十斤。村民心服口服。

  郭进考认为,科研人员培育出的新品种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秉性特点自己最清楚,因此要繁出好种子,科研人员必须到田间指导,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于是,他开始把马兰农场作为良种展示示范田,并把种植技术规程写在地头的牌子上。

  如今,马兰农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省各地农民学习的样板田、科技人才的培训基地。

  5月底,南和、成安两地的种粮大户100多人到马兰农场参观学习。

  6月8日,深州50多名种粮能手到马兰农场取经。

  6月10日,肃宁县50多位种粮大户在农业部门的组织下,来到马兰农场观摩新品种、学习配套的管理技术。

  马兰农场负责人武金燚介绍,每年全省各地到马兰农场观摩学习的人数都在1.2万人次以上。因为在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方面成绩突出,马兰农场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种业要可持续发展,仅靠科研育种人员远远不够。”郭进考认为,必须加强科研院所与良繁基地、种子生产企业和种粮大户的密切联系。

  为此,郭进考调整工作方向,在多培育良种的同时,注重良种与良法相结合、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相结合,助力种业育繁推一体化。

  作为育种专家,他带领团队和良繁基地、大地种业以及农业部门密切合作,推动了种业成果的推广应用。

  不完全统计,近十年间,从马兰农场走向全国的高产节水麦种累计突破3.5亿公斤,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辛集市以马兰农场为龙头,育繁、推广的小麦年播种面积700万亩,年节水5亿立方米以上,相当于一座百万人口的中等城市6年的生活用水量。

  通过育繁推一体化,推广应用节水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让华北平原这个“大漏斗”成为农业“大粮仓”,坚守48年小麦育种的郭进考看到了希望。(河北日报记者 赵红梅)

关键词:郭进考,种子责任编辑:康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