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坤杰去年入职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后,同71名同事一起成为了公司新型学徒制的首批“徒弟”。他说:“先夯实理论知识再进行车间实操,现场还有师傅指导,我们干起来更顺手了。我打算就在君乐宝干下去了。”在我市,仅2021年就有32.3万人像商坤杰一样参加了职工技能培训,其中高级工以上人员1.7万人,更好地实现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职工技能培训人数位居全省第一。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根据我市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促进经济总量过万亿的目标,市人社局对全市人才总量进行了测算,到2025年底,全市专技人才、高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66万人和32万人,目前全市专技人才52.4万人、高技能人才26.9万人。大力引进和培养“两高”人才,对于我市企业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面对“两高”人才缺口,市人社局在紧盯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同时,集聚各方面资源大力培养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怎么培?鼓励企业建立培训中心
为创新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我市积极鼓励企业建立培训中心开展自主培训,指导企业组建由企业高管、专业技术人员、车间主任、班组长及技术骨干组成的内训师队伍,使每名内训师都具备专业培训能力,促使内训师队伍“专业化”,最大程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适配性。没有条件建立培训中心的企业,我市给予政策鼓励企业委托各级政府、行业部门、国有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技能人才。
“现在公司对员工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凭技术能力挣钱成为一种趋势,所以我们急切希望提高自己技术技能。”王东阁是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的一名配液岗位工人。2021年10月,他报名参加了集团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药物制剂工五级)培训班,补充了不少药物制剂专业知识,并考取了职业技能证书,之后收入有了稳定增长。
据了解,我市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不仅有职业技能培训班,还有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岗位练兵、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培训形式。为有效解决企业职工参加培训的工学矛盾,理论课可采取线上培训模式,职工可以在休息的碎片时间利用手机、电脑等进行线上培训,对大型企业培训还可以采取“承诺制”,整个培训过程由企业负责监管。
市人社局还在石家庄学院、石药集团分别设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2个实训中心。2021年,石药集团、四药、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等1000多家企业,开展职工培训10万多人,市财政共拨付补贴资金1亿多元。今年,市人社局将新评定3至4家市级高技能人才基地和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有针对性地培养产业高技能人才提供孵化平台。
怎么评?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
企业职工通过培训之后,怎么评价效果?一句话:“自主评价”。
我市本着“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鼓励企业积极申报认定为自主评价企业,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截至目前,全市向省人社厅和人社部备案的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已有39家,向39家企业下放了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权限。
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张霖介绍,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具体体现在“自主、自定、自用”三个层面:评价形式自主、评价内容自定、评价结果自用,大大激发企业职工参加培训认定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获得感。
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公司建立了一支333人的内部考评人员队伍,并严格把控认定工种范围,围绕备案工种,积极组织开展内部职工技能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先后组织实施了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员初级,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初、中、高级,变电设备检修工初、中、高级认定,认定内部员工737人,其中553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其中2021年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等三个工种初、中、高级的技能认定457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30人。
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既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又紧密结合企业岗位任职要求和生产运营实际,充分考验考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操技能水平,同时关注工作业绩、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和以往的政府鉴定发证方式相比,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不仅能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中的主体作用,还能激发一线员工学技能、钻业务、提效益的积极性。”
怎么传?设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
中车齐车集团石家庄公司的刘志彬是全国技术能手、国际焊接技师、河北省劳动模范……拥有众多光环的他,还是刘志彬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头人。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通过项目攻关、技能比武、名师带徒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各种理论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为车间培养了大批多能工人才。目前,车间拥有二技能、三技能以上的多能工76人,占车间技能员工总数的60%。
企业职工通过培训,获得较高水平的技术技能,怎样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我市共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4家。市人社局将这些基地和大师工作室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把培训“教室”设在车间岗位,进行现场示范,现场指导,促成了现场岗位培训新模式的诞生,使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过程质量控制得到了快速提高。据统计,2021年全市不同类型高技人才培训基地年平均培训人数达2500-3000人,大师工作室师带徒年平均达60-80人。
为了鼓励企业职工主动提高自身技能,我市出台政策,对五大主导产业企业职工新取得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的,一次性给予3000元奖励。同时,对企业全职引进或培养新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银、铜奖的团体或个人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支持;获得全国技能大赛金、银、铜奖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5万元支持;全职引进和培养新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的高技能人才,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支持。
据了解,市人社局正在对五大主导产业的骨干头部企业进行分片分批次的对接调研,尽可能摸清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依托全市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的资源,积极推进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开展企业“订单式”培训,为五大主导产业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技术人才支持。(记者 王静 通讯员 张霖 高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