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清晨,阳光斑斑点点地洒落公园内,空气中带着一丝清凉的惬意。
柏林公园内的健身步道上,健身者或健步如飞,或闲庭信步,用最健康的方式开启了活力满满的一天。“这条步道建得真好,走在上面很舒适,周边景色美,环境好,以后再也不用在马路上跑步了。”市民王亚君对这条健身步道频频点赞。
行走、跑步是最简单的健身方式之一,健身步道则是其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健身步道建设,特别是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以步道建设为抓手,将步道融入园林,在城区公园广场、二环路和城市水系沿线等公共区域,高标准建设了一大批功能丰富、特色鲜明的嵌入式健身步道,进一步拓宽了健身空间,大幅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新格局 “园林+步道”助力全民健身
柏林公园新改造的健身步道,就是我市“园林+步道”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充分利用城市园林空间,以“园林+步道”模式,以公园广场自身的园林景观为背景,将城市园林与健身步道有机融合,为市民建立起绿色多元、舒适共享的健身休闲新格局。
“环城水系步道全长42公里,以彩色沥青与混凝土进行铺设,串联起10座公园、广场。这是我市利用城市‘金角银边’以‘园林+步道’模式,破解老百姓‘健身去哪儿’难题的一个缩影。”市园林局三级调研员滕金一介绍说。
“健身步道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群众的休闲健身需求,对提升城市品质、提高群众满意度也具有重要作用。而建在园林美景中的健身步道,则能大幅增加市民健步的乐趣。”腾金一对记者说。
新风景 “健身”“赏景”两相宜
滹沱河畔,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这里就是天然的健身房和氧吧式跑步机,空气清新,而且跑步时还能欣赏到优美的风景,赏心悦目,让心情更愉悦。”经常来这里跑步的王鹏飞不住“点赞”。
在34.5公里的民心河健身步道沿线,随时可见步行或慢跑健身的市民。“这条健身步道最大的亮点不是它本身,而是周边的风景。”正在步道上散步的市民刘夏鹏说,步道沿线不仅绿树成荫,而且碧波荡漾,繁花朵朵,“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健身,一点儿也感觉不到累。”
“作为与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和慢行交通系统紧密结合的户外休闲健身空间,健身步道集健身休闲、园林景观、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将带给健身者全新的体验。”市园林局局长刘金文说。
建设好健身步道,不仅彰显了城市的健康风貌,更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有着重要意义。而建在“园林风景”中的步道,也进一步完善了园林设施的功能。记者了解到,健身步道已逐渐成为我市各大公(游)园建设的“标配”,有效满足了群众的健身需求。
新体验 180公里步道融入园林风景
光影园面积不大,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真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个园子里还能修一条健身步道,既能欣赏美景,又能健身娱乐,大家都说好!”正在散步的市民阚敏告诉记者。
“设计初期,我们广泛征求民意,附近居民大多希望园内能有一条健身步道,方便健身。”市园林局副局长崔青凯说,结合群众的意见建议,我们会同设计部门,利用园内有限的场地,修建了全程仅有62米的袖珍型健身步道,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在健身步道建设工作中,始终把市民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按照市民需求合理设置道路布局,做精每一个细节,做实每一道工序,并将透水技术应用其中,使步道面层更加适合步行,达到路面透水、雨止路干、不湿滑的效果,在细节处体现匠心。
截至目前,我市在城区道路和水系沿线绿地内,累计铺设健身步道142公里;在全市96座公园广场内,建有29条健身园路,总长度达38公里,极大方便了市民健身运动。
新风尚 一条步道改变市民生活
“这条步道不仅能健身,还能增进邻里感情,真是建到了我们的心坎儿里。”在月季公园步道上散步的老人吴琼英说。在她看来,一条步道不仅让她有了健身好去处,还能结识新朋友,“大家走累了就聚在一起,慢慢就熟悉了,热热闹闹的,很开心!”
“谁能想到一条步道建设,就改变了我的生活!”陈宇航无比感慨,“原来我晚上习惯刷手机,早上喜欢睡懒觉。现在,已习惯了早睡早起在步道上跑步,每天感觉能量满满,充满了活力。”
园林美景中,随着步道的一米米延伸,它们不仅完全融入了“园林”,更融入到市民的生活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更多人的生活。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正走出家门,来到公园广场,踏上步道,积极汇入到全民健身的热潮中,走出一条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