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非遗·绝活·民艺

石家庄:公共文化空间为美好生活添彩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作者:张晓超
2023-03-14 17:27:00
分享:

  石家庄出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公共文化空间为美好生活添彩

3月9日,在石家庄市美术馆,市民正在参观展览。记者 史晟全 摄

  如果说建筑是一个城市的骨架,那么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有了文化的浸润,城市才会有内涵与韵味、活力与生机。

  在石家庄,一个个名家领衔、传承文化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一座座设施先进、功能优化的公共文化场馆,一场场本地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都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为让全市人民享有更加充实、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石家庄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日前出台,将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质量。到2025年,全市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普遍达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机构管理和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让公共文化空间多起来

在陈晓书法家工作室,书法爱好者在工作室工作人员赵楚贤(左)的指导下练习书法。记者 张晓超 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石家庄市维明南大街的“任源艺术空间”,“文化之光——徐光耀在华北联大”杨金祥绘画作品展在这里举行,许多书画爱好者相约来此观展交流。

  这是石家庄在市区建起的第一家文化名家工作室。一幅幅精品画作,吸引着人们驻足良久,细细品味。“与名家大咖面对面交流,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石家庄市民杜捷说。

  陈晓书法家工作室,位于火车头步行街钟楼广场西南角。这是一座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匾额题名“文墨斋”,让人在喧嚣中觅得一份宁静。

  “横画在一个字中起着平衡和稳固的作用,写横时要粗细均匀、左低右高,收笔略大形成点状。”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晓正在为慕名而来的书法爱好者讲解书法知识,“我们不仅敞开大门把书法爱好者请进来,还会在传统节日走出去,以更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群众在哪里、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哪里,文化名家工作室的舞台就定位在哪里。

  去年以来,石家庄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新型城市人文公共空间建设,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社区周边,精心打造了52家涵盖书法、美术、戏曲、写作、音乐、曲艺等11个门类的文化名家工作室,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载体。

  在孙昊鹏音乐家工作室,尽情聆听古琴雅韵;在周培岩曲艺工作室,深入感受传统相声魅力;在祁海峰美术家工作室,认真倾听画家对美术名作的解读;在郝友友民间文艺家工作室,用心欣赏乡愁系列烙画;在晏钧设计艺术家工作室,闻香会友谈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空间,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城市的大街小巷,逐渐成为人们打卡的文化新地标。

  据了解,在已建成52家文化名家工作室的基础上,石家庄市今年将进一步提质扩面,努力实现各县(市、区)文化名家工作室全覆盖。同时,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更多有特色、有品位、便利性强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到2025年底,将建成示范性城市书房、乡村书吧、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体验空间66座。

  鼓励在城市商圈、特色街区、产业园区、大型社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引入社会力量,按照规模适当、布局科学、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的要求,创新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活动、轻食餐饮、非遗展示等服务的城市书房、乡村书吧、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馆。

  鼓励因地制宜建设和优化文化礼堂、乡村戏台、文化广场、非遗传习场所等主题性功能空间,促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创新发展。加强社区文化嵌入式服务,鼓励将文化创意融入社区生活场景。

  让公共文化服务沉下去

3月12日,在石家庄市图书馆,市民正在借阅书籍。记者 史晟全 摄

  春读书,兴味长。石家庄市图书馆一层悦书房内,通顶书架摆满热门图书,环境舒适温馨,很多市民在这里徜徉书海。“这里环境非常好,经常带孩子来看书,静静享受美好阅读时光。”石家庄市民李伟说。

  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22年石家庄市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218万册,借阅总量109万册次。为促进优质文化资源下沉,该市以市图书馆为依托,建立了覆盖各县(市、区)和部分乡(镇、街道)、社区、学校的总分馆服务网络,实现通借通还、资源共享。

  近年来,像石家庄市图书馆一样,越来越多的优质文化资源下沉至基层末梢。然而,提供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的主要承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却亟待提升。如何加快补短板?未来几年,石家庄将从3方面着力推进。

  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上等级。各县(市、区)将对标全国公共图书馆、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谋划实施文化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上台阶。2025年底,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将全面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其中70%以上达到二级馆以上标准。

  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提质。建成规划布局更合理、配套设施更完善、建设水平更高、服务能力更强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更好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2025年底前,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建立基层文艺辅导基地,符合条件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分馆。

  推进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面达标。充分利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闲置校舍、文化活动室、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新建住宅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城乡公共服务场所,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适当增加旅游、电商、就业辅导等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2025年底,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并达到“五个一”标准,即一个文体广场、一个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一间图书阅览室、一套音响设备等文艺器材、一套群众体育活动器材。

  让文化融入城乡居民生活

  陈思聪的纸本水粉《嘭嘭嘭》灵动有趣;陈一云的中国画《太行晴川图》以新视角描绘自然……在石家庄市美术馆里,一场名为“青春——石家庄·青年艺术双年展”的展览正在展出,近百位青年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亮相。两个月来,参观人数1万多人次。

  内容饱满、形式多元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让基层队伍活起来、文化场所热起来、百姓生活乐起来。

  石家庄市将深入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提高群众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真正使文化融入城乡居民生活。鼓励开展错时开放、延时开放和夜间服务,加强体验式、互动式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鼓励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拓宽服务阵地功能,开展经典诵读、阅读分享、大师课、公益音乐会、艺术沙龙、手工艺作坊等公共阅读和艺术普及活动,以及创意市集、街区展览、音乐角等文化活动。

  同时,将创新举办“彩色周末”“优秀群众文艺展演”“清明诗会”等文化活动,高质量打造“一月一名剧”等活动品牌。支持设立全民艺术普及月,开展大众合唱节、社区文化周、百姓明星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引导城乡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当主角、唱大戏。

  大力繁荣乡村文化,石家庄市还将广泛开展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农村节庆活动,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推动美丽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艺术乡村等创建,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张晓超)

关键词:石家庄,公共,文化空间责任编辑: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