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三环附近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本科班,他们不仅年龄不等,来自社会的各个岗位,而且都是全国劳动模范,或者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省劳模。这就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今年五一节前夕回信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于1992年在中组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同努力下开办了劳模本科班,以学制四年的学习方式,历经26年的风雨兼程,共计培养607名学员,不断以强国之姿为社会陆续输送着行业楷模、大国工匠等专项人才。回顾往日,“劳模最光荣”的口号在工厂、在街道小巷随处可见,大家纷纷致敬劳动模范,并以其为工作榜样和楷模;时至今时,劳动者们在拥有“劳动楷模”这一光荣称号的同时,更是齐心协力,携手奋战,共同演绎“劳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班的真情回信,便是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有力证明,这将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为何会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班真情回信?换言之,劳模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新思想的发展中拥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习近平在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努力学习,在各自岗位上继续拼搏、再创佳绩。习近平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的真切话语道出了原因,一方面,劳模们的言行举止不仅可以为各自的岗位创造更多的价值,还可以成为其他劳动者们竞相学习的目标,具有极强的标杆意义;另一方面,新时代的开启急需“劳模精神”的强大助推力量,劳模精神将成为奋斗新时代发展的“催化剂”、“加速度”。
其实,“劳模精神”不仅仅是对一个群体的赞扬和宣传,更是社会发展急需的正能量。无论是从事哪种行业的劳动者,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中,发挥足够的光和热,为新时代的发展做出贡献。而我们全社会理应在给各行各业劳动者足够尊重的同时,肯定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开展培训学习,完善赞扬机制,让劳动者们可以心甘情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劳模精神,是奋斗新时代的“催化剂”,请向新时代劳模们学习致敬,用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自觉履行着劳动者应尽的责任,让“劳模精神”响彻神州大地!(郭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