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石家庄新闻

一位老庭长回顾改革开放后法院的四十年变迁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李书军 范吉英
2018-08-20 08:52:00
分享:

刘秋生不同时期的证件照。李书军 制

  长城网石家庄讯(记者李书军 通讯员范吉英)刘秋生1978年8月从部队转业到行唐县人民法院工作之后,一直到2002年退休。退休前他是该院民事庭的一位庭长,他退休后,留他在法院帮助工作。几年后,他参加了人民调解工作,现在是行唐县大调解中心一名普通的人民调解员。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他离开部队二次就业的四十年,亲身经历与见证了法院四十年的变迁。

  刘秋生刚转业进法院工作不久,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当年的12月份召开,我国改革开放从此向前迈进。“那会儿,全院只分刑事、民事两个审判庭,下设上方、口头两个基层人民法庭。全院上下共有正式干警20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唐县法院的建设及改革也在向前推进,办公地址几经搬迁、机构设置时有变化,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行唐县法院由原来的两个审判庭发展到现在的民事、刑事、行政、立案、执行、审监等21个业务、非业务庭室和5个基层法庭。 

         据刘秋生回忆,行唐县法院原来一直在县城正义街,与该县公安局合住一个大院,三排平房,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1989年开始实行一乡一庭制,到了1990年10月,撤销了一乡一庭,只保留了城关、安香、上碑、玉亭、口头和新建立的南桥法庭六个基层法庭,从那之后各法庭才逐步筹建自己的工作场所。

  随着《行政法》以及改革开放的需要,机关业务庭先后增加了行政审判庭、经济审判庭、执行庭、告诉申诉庭等。因办公场所破旧狭窄,在行唐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1994年10月开始兴建法院新办公楼,地址在现在的法院办公楼所在地——恒阳大街159号(当时叫南马路),1995年10月正式搬入。直到2004年,为落实上级法院加大基层法庭基础建设有关精神,当时的李惊涛院长带领大家经过努力奋斗,将口头、南桥、上碑、城关四个法庭翻建和改造,均达到了上级要求的一二类法庭标准,彻底改变了基层法庭的破旧落伍面貌。

  2010年10月坐落于法院办公楼东南侧建筑面积1340平方米的审判大楼主体完工,2011年7月立案、信访接待和六个标准的数字法庭投入使用,实现了办公区、审判区彻底分开。2013年6月口头法庭数字法庭建成并启用,2017年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将“诉前调解室”、“老康调解室”调整到诉讼服务中心毗邻而居,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

  截至目前,行唐县法院已建成7个数字法庭、大小型视频会议室各一个以及以案件审判信息管理为核心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所有案件庭审活动都在数字法庭进行,为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步伐,服务于县域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改革开放,四十年,行唐县法院,刘秋生责任编辑:李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