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石家庄讯(记者马静)7月25日,早上6:30,河北医大一院先心病爱心团队医生董彦博的身影已经出现在医院,步履匆匆;6:40,董彦博及其所在的先心病筛查团队已经坐上普查车,奔赴衡水景县;6:50,打开手机视频,了解术后住院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并在线进行护理指导……忙绿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这样的节奏,15年间,河北医大一院先心病爱心团队已习以为常。
15年,35万公里的风雨兼程;15年,12000余名先心病患儿的康复出院;15年,先心病爱心团队屡获省级科研大奖,进行着一次次技术革新;15年,他们将爱心传承……
董彦博对前来普查的儿童进行听诊。记者 马静 摄
风雨兼程 爱心普查15载
大爱之旅源于一对双胞胎姐妹。2004年1月2日,河北医大一院住进了两名特殊的患者,她们是胸腹相连的一对双胞胎姐妹,后经该院实施分离手术获得成功。当时在河北尚无先例,国内仅成功过两例,这一医学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因妹妹患有先心病,在该院得到根治,手术的成功使得该院在先心病方面声名远播。
随着越来越多的先心病患儿慕名而来,救治过程中,医院发现许多贫困家庭因无法负担医药费用,使得患儿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为使贫困先心病患儿能及早、及时诊治,2004年8月23日,河北医大一院与省妇联、省儿基会正式启动了“河北省救助贫困危难儿童爱心工程先心病非手术治疗公益行动。”2005年起,医院启动了全国第一辆爱心普查车,组建了先心病爱心普查救治团队。自此,一支涵盖先心病普查、诊疗、救治的专业青年爱心团队就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起繁忙的工作。这一开始便坚持了15年。
先心病爱心团队坚持普查工作15年,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不管雪天还是雾天,先心病普查团队从未间断。15年来,走过全省156个县市区,使万余名孩子重获新生。
先心病爱心团队把爱心延伸到偏远贫困山区,把温暖传递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善爱之举洒满燕赵大地。
普查现场。记者 马静 摄
“听说省里的专家要来,我就给儿子打电话,让他带着孙女从山东德州赶回来进行复查了。”在景县的普查现场,刘集乡丁范庄的龚俊峰老人告诉记者。龚俊峰的孙女今年10岁,因患有先心病在5个月大的时候做过手术,这次听说专家要来就专程赶回老家进行复查。
“专家到了家门口,这对我们来说是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普查现场,家住偏远地区的村民异口同声。
在河北省很多偏远贫困地区,许多患儿出生后的第一次超声检查是医大一院先心病普查团队做的,孩子的先心病也是普查团队的专家发现的,救助申请是普查队帮助填写的,术后的复查也是普查队来到他们身边做的,许许多多的健康知识也是普查队带到基层,带到农村的。先心病患儿家长都把普查车叫做患儿的“救命车”。每年很多愈后的患者都会带着诚挚的谢意来到医院,对先心病爱心团队表示最朴素最真诚的感谢。
王青对患儿情况进行记录。记者 马静 摄
善爱之心 点亮生命之光
在救治的过程中,不少经过治疗的患儿和家属与河北医大一院先心病爱心团队成为了朋友和亲人。
先心病办公室副主任王青向记者回忆起这样一段往事。2006年一次在张家口筛查现场,他们遇到了一位重症患儿,由于走路吃力,当时这个女孩由父亲背着过去,经过老专家诊断,发现还有救治机会,7月份女孩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后康复。2013年,女孩迎来了她人生的一大喜事,结婚前夕她专门向医院发来邀请函,在女孩一家人看来,这个团队的成员就是女孩的家人,正是因为他们,女孩才有了第二次生命。这场婚礼上,医院代表以娘家人的身份出席。而今,这个当时喘气都费劲的女孩,现在身体康健、家庭幸福,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像这位女孩一样,经过这个团队普查出并得到救治的患儿还有很多很多。
在景县普查现场,医生诊断完病情,根据患儿情况,还向患者发放救助基金申请材料。先心病救治办公室王俊宝还不时提醒患者家属,“可以扫描我的二维码,有什么问题或者不懂的可以随时咨询,如果到了医院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跟我联系。”发放材料、讲解……90后的王俊宝看起来已经轻车熟路。半年时间里,在他的微信号里已经有近千名这样的好友了。
王俊宝的微信里有多个关于普查救治的群。记者 马静 摄
“一例简单先心病手术,费用一般在3万元左右,开胸费用在4至5万元;复杂先心病需要更多,对老少边穷地区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对此,科室在尽量压缩成本的同时,又先后与多家基金会签约合作,通过农合报销、基金帮助,基本个人承担的费用就很少了。该院就这样建立起筛查、治疗、救助无缝衔接通道,为一个个先心病患儿带来生命之光。
为方便患儿及早发现、治疗,他们还将流动的先心病普查变为固定,使救治贫困先心病儿童的服务窗口下沉。自2010年以来,河北医大一院先后在承德、张家口、唐山、邢台、衡水、沧州、保定、秦皇岛、邯郸、石家庄十个地市设立了22个“先心病爱心普查站”和18个“贫困儿童先心病救助治疗定点医院”。通过普查站和定点医院,开展先心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普及宣传。贫困家庭的先心病患儿,不用出县即可通过普查站和定点医院直接申请到实施减免费救治的机会,方便了无数贫困家庭。
2018年河北医大一院与河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联合启动了革命老区“爱心筑梦公益行”活动,在全省革命老区开展健康扶贫,对先心病儿童免费筛查,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的患儿实施全免费救助。
爱心传承 爱不止步
11年前,那是2007年的秋天,他是一名家在农村的重症先心病患者,虽然只有17岁,但是死神正在一次次向他逼近,是爱心将他从几千里外的四川南充带到了石家庄,住进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
11年后,2018年的9月,他再次跨越几千里,来到石家庄,走进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现在的他是一名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当地的政协委员,他回到自己重生的地方,感谢为他实施手术,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医院和亲人。
杨淋杰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术后的杨淋杰那时给自己定下了人生的目标——努力完成上大学、找工作、回报社会、捐献遗体4个心愿。
十一年过去了,杨淋杰不仅读了书,而且有了工作,他从开童装店、做保安,到当列车员,一路走来,他始终不忘爱心人士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对自己的帮助和救治。如今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公益事业,用了3年时间成立了两个民间慈善组织,拥有志愿者超过一千人。3年来,他带领志愿者们帮助过做过心脏手术的小女孩,照料盲人或行动不便的人进站乘坐火车,向偏远乡村学生送爱心,慰问农村留守儿童,为孤儿寻亲,为福利院里的老人过生日,帮助背井离乡的抗战老兵回故乡省亲祭祖,节假时或平时上门慰问抗日老兵等等。他说:“未来我将在我们当地成立先心病爱心救助小组,希望帮助更多的先心病小朋友。”
爱心的传递不止在医生和患者间,团队内也在不断传承。作为这个团队的新生力量,王俊宝说:“前辈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我也将把这种爱心继续传承下去。”
“这个团队的第一批老专家有的已经70多岁退休了,但是又源源不断有青年血液加入我们。”先心病办公室主任霍林峰说。“我们希望把这件事坚持下去,并且坚持好,影响更多的基层医生,把爱心传递下去。同时也真正把这件事当成事业来做,让更多偏远地区需要帮助的儿童受益。”
15年,面对每一名患者,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起点。
河北医大一院先心病爱心团队成员赴景县进行普查。记者 马静 摄
【记者手记】
万颗童心、万个梦想、万家希望。15年来,河北医大一院先心病团队在35万公里的救治路上辗转,风雨兼程不忘初心。他们坚持着“给生命一次机会,给孩子一个未来”的初衷,认真对待每一个先心病患儿,只为一张张笑脸的灿烂绽放,只为点亮微弱的生命之光。
他们每位成员都来自平凡的工作岗位,做着平凡的工作,怀着多救治一名患儿、多拯救一个家庭的朴素思想,挥洒着汗水、书写着青春。他们与成千上万的孩子心心相印,用爱心传承爱心,不负韶华,不负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