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石家庄讯(记者马静)走进新乐市杜固镇解香村,街道宽阔畅通、干净整洁,树木统一栽植、浓绿茂盛,墙壁整齐划一、粉刷一新,走到哪儿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谁曾想,五年前的解香村,村里村外垃圾成山,遍地都是鞋底子、鞋帮子、废塑料,通村主路上的垃圾足有一尺厚,开车都得绕着走。一到晚上,到处是烧鞋底子的,整个村子的环境都很差。
解香变了。
在村民的努力下,解香人居环境大大改善。记者 马静 摄
解香村的改变离不开一个“女能人”——杨玉敏,也离不开团结的村“两委”班子。
解香村是一个有300多户人家的小村。2013年以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加工塑料,这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3年,当地政府取缔了塑料加工产业。“当时,村里垃圾遍地,别说过车了,就是人都要侧着身走。”村民侯军庭叹着气说,当时村里乱成一锅粥,进出村子的主要道路也因为纠纷被堵了,村民出入只能绕很远的路。
最关键的还是村里没有带头人,谁也不愿干,谁也不敢干。谁来收拾解香村的烂摊子?杜固镇的干部多次来到村里走访调查,征求村民、党员意见,发现很多村民倾向于杨玉敏,于是决定请杨玉敏回村。
当时,杨玉敏正在山西长治经营塑料生意,每年有20多万元的收入,日子过得很舒坦。
“谁让咱是党员呢,谁让咱根儿在解香村呢!”说起当时做出回村的决定,杨玉敏很是动情。
2014年,杨玉敏回到了解香。刚回村的杨玉敏没有退缩,默默地把办公地点搬到了大街上,每天早晨5:30,准时拿起扫帚、铁锹上街清垃圾。在杨玉敏的感召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全部行动起来,许多党员也被动员起来参加义务劳动。
在村干部和党员们的感召下,解香村的村民们也纷纷自带工具、车辆加入义务劳动大军。经过20多天的奋战,村里19条街巷的垃圾全部清除。
接着,村里又组织开展了义务植树、义务除草等一系列义务劳动。这支义务劳动队伍,也从最初的一个人,慢慢发展到十几人、几十人,直到现在的200多人,村里上到八十多岁的老人,下到十几岁的孩子,几乎人人都参加过义务劳动。
垃圾清走了,一个难题解决了,但是还有另一个难题——吃水难。解香村有深水井,但村民却吃不上水。这是为什么?原来村民对村干部收取水费不放心,不愿意缴水费,最终导致停电停水。
找到症结后,杨玉敏自己掏腰包承担了村里拖欠的水电费,为每家每户安装了水表,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自来水经营权重新发包,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吃水难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村里没有集体收入,这几年的水电费一直是我垫着,回村这几年,大概垫了有20万元吧。”杨玉敏憨笑着说:“家里人都特支持我为村里做点事。”
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王民 供图
原来,解香村村民没事聚在一块不是打扑克、打麻将,就是说是道非,小偷小摸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为了改善村风民风,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村“两委”干部把村里的文化人组织起来,结合村情实际,创作出了《十九大精神放光华》《黑恶势力要铲除》《乡村变化大》《家风》等一批“原创”文艺作品,通过歌曲、小品、快板、锣鼓、三句半等形式,陆续在村里上演,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2018年,村民自编自演的小品《婆婆也是妈》,还登上了新乐“春晚”的舞台。
在新乐市妇联、市司法局的支持下,解香村挂牌成立了“巾帼调解室”。5年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0多起。
为激发村民的集体荣誉感,村里充分利用大喇叭,除了宣传政策、布置工作外,重点是通报好人好事、评说不良现象。大喇叭一响,表扬谁、批评谁很快就成了村里的新闻,慢慢地村里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少了。大喇叭“喊”醒了村民的荣誉感、“喊”出了文明的村风民风。
如今,不仅村民切实感觉到了村子的变化,就连邻村北贾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朝龙也竖起大拇指:“以前我们村通往解香的这条路不通,堆的都是垃圾,现在路通了,街边还栽了树,绿化好了,墙体也变得干净整洁。整个村子都发生了巨变。”
班子强了、村里美了、民心齐了、村风正了,处处体现着可喜的变化。眼下,解香村正在筹划引进致富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下次来,我们村子会更美、更富。”杨玉敏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