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支柱”。
2019年,石家庄市坚持产业强市,“4+4”现代产业格局进一步巩固。2020年,该市仍将大力发展“4+4”现代产业,以“四种类型经济”为抓手,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此次,在石家庄市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继续围绕“4+4”现代产业发展展开热烈讨论,并从不同角度提出许多好的建议、提案。
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石家庄市的“4+4”现代产业明确了石家庄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而“四种类型经济”则搭建了石家庄经济发展的空间架构。
对此,代表委员们认为,这种“组合”有利于形成要素合理配置、特色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升我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尤其是在聆听、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后,参会代表委员们备受鼓舞,也深感“重任在肩”。
“我市工业发展要坚决贯彻会议精神,肩负起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的新时代工业发展的光荣使命,围绕‘4+4’现代产业,按照发展‘四型经济’的要求,努力构建工业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而奋斗。”来自工信系统的市人大代表刘生彦表示。
他说,为壮大新兴产业,不断培育新动能,石家庄市工业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瞄准数字经济,办好2020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引导5G产业加快发展,牵头做好大数据应用示范区建设,促进数字产业化。做大做强光电显示、通信设备产业,培育壮大卫星导航、集成电路、大数据等新增长点。二是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重点布局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持续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园区)和标杆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三是促进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继续推进重大新药产业化、制剂国际化、仿制药质量提升、康复医疗器械创新,开展康复医疗器械重点项目征集评审,组织申报省示范创新专项等。
还有一些代表、委员提出,下一步要紧盯“4+4”现代产业发展前沿,围绕京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创新强国等重点区域和国家开展定向招商;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强、重点大学、科研机构等开展精准招商;围绕产业链条进行一体化招商,加快形成主导产业的集聚效应,加大对立市、立县大项目的招引力度;加快项目建设,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早开工、早竣工、早达效;重视发展以服务中欧班列的跨境电商产业,并以此作为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等。
持续创新为“4+4”现代产业蓄力
创新,是现代产业蓬勃发展的“密钥”。
代表委员们认为,我市“4+4”现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的力量。
胡银山、张学勇、李志鹏、林学文等代表表示,作为企业界人大代表,既要发挥带头作用,又要不断抓住机遇,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带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杨晓飞则提出“加强科技创新要素培育,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他建议成立类似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实体,聚焦产学研合作短板,重点承担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创新网络构建等工作。集合全行业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优势科研力量和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争在制约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亟须攻克的重大技术、事关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核心技术或“卡脖子”技术、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的原创性前沿重大技术等重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占据高端产业链、高端价值链,补充产业体系短板,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继续加大开放创新,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下设国际协同创新和技术合作组,专门收集中国企业的技术需求,对接跨国公司现有技术清单,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转让等。
市政协委员杨武岐也专门带来了《关于强化与域内省属高校的互利合作关系,助力石家庄“4+4”现代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构建我市与域内省属高校互利合作的制度体系和环境、支持域内省属高校建立产业研究院及相关智库、支持域内高校的规模发展等,为“4+4”现代产业发展形成高质量支撑。
解痛点补短板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4+4”现代产业发展需要良好发展环境。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市各个相关产业发展都存在不少痛点和短板,亟须解决。
京华电子作为“4+4”现代产业规上企业,2019年大举业务结构调整,形成制造和服务合力,成功从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同时,借助成功转型契机,该公司强力推进承接大项目,承接能力同期相比提高了一倍有余,销售业绩同比增长30%。
“大项目是推动企业大发展的推手。‘4+4’现代产业相关企业创新能力强,企业发展优势明显,由于承担大项目带来的资金压力困扰了企业发展。”市人大代表、京华电子董事长梁连忠坦言,有同样“烦恼”的企业不在少数,建议市政府应支持一批有市场的“4+4”规上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希望给予引导和支持银企对接,创新融资贷款服务,以安全稳健的金融服务,支持一些企业走出经营困境。
市政协委员师凡建议,市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使各企业所需之人才,使各层次人才能人尽其所能。
还有代表、委员提出,进一步放大“人才绿卡”效应,深入实施“名校英才入石计划”,吸引人才向“4+4”现代产业集聚;重点针对京津雄厚科研资源开展柔性引才,“一人一策”“一事一议”,不求“常在”但求“常来”;对企业继续实行减税降费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市场监管、整治“散乱污”企业、狠抓诚信体系建设;下大力气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4+4”产业发展及产业格局的形成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