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非遗·绝活·民艺

“云服务”让文化惠民不断档

来源: 河北新闻网  作者:
2020-03-23 11:45:09
分享: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文化艺术领域成为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之一。如何化“危”为“机”,我省文艺单位积极创新路径推出“空中剧场”、“隔空”演出、线上授课等“云服务”形式,在培育观众群的同时,不断开拓业态新领域。

  ● 借助公众号平台,燃爆“线上剧场”

  3月18日,石家庄市演艺有限公司推出的“宅”在家里看大戏系列节目第14期。在“石家庄市演艺公司”微信公众号上,每期都推出一到两位戏曲表演艺术家的名家名段演唱视频,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兼上海戏曲学校副校长金喜全、著名京剧演员熊明霞的《望家乡》《红娘》选段,成都市京剧研究院院长刘露的京剧《梨花颂》《贵妃醉酒》选段。这些传统京剧作品吸引了大批观众在线观看。

  因为疫情,剧场无法开放,我省多家文艺单位把“主战场”搬到了线上。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过足戏瘾!优秀剧目线上免费看”栏目,我省创作的优秀经典剧目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儿童剧《狐狸与枪》和话剧《詹天佑》等陆续上线。2月24日,石家庄市曲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速度 中国加油”——抗击疫情网络曲艺演唱会在协会工作平台推出。这场特殊时期、特殊主题的“云曲艺”盛会,受到广大网友称赞。这些内容丰富的线上演出,不仅维系和观众的感情,还起到了培育观众的作用。

  “线上演出,在抗击疫情的环境下,是老百姓“宅”在家里保持心情愉悦的一种精神文化需要。”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调研员杜学瑜认为,优质线上演出对培育观众群体产生积极作用,自从推出线上演出后,“石家庄市演艺公司”微信公众号粉丝量增加了两成。“有些原来不太爱看戏曲的人,通过观看线上演出发现戏曲表演之美,平时没时间走进剧场看戏,未来可能成为走进剧场看戏的潜在观众。”

  疫情期间,借助互联网,全省各地文艺单位为大众提供了有声有色的精神文化服务,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居家文化生活,也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公共文化的力量。同时,还为一直专注于线下服务的文艺单位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 依托线上授课、云创作,拓展业态新领域

  如果说开通线上剧场尝试的还是利用文艺单位之前的固有资源,那么,云创作、线上授课等形式,则是实打实地创新了和观众亲密互动的模式,也是尝试打破区域限制,进行跨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河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开展“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网络文艺志愿服务活动,邀请省内各门类文艺名家及文艺志愿者在抖音、今日头条平台,利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各艺术门类文艺培训,把公共文化资源共享与服务,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

  2月29日,我省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罗慧琴参与“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的网络文艺志愿者活动,在“方舱直播时间”里,通过直播的方式跟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病患连线互动,并给文艺爱好者送去“评剧公益课堂”。罗慧琴表示,这种直播授课的方式对她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上网课之前我准备了好几天”。

  用线上授课的方式传递艺术理念,对艺术家和观众来说都是新鲜事。全媒体时代文艺工作者的线上服务,除了模式的转变外,对于文艺工作者的“真功夫”也是一种考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份功夫要适应网络时代,不仅需要从业者锤炼“线上”表演基本功,更要研读“新观众”,这样才能打破传统模式,用适合网络直播的演出方式,激活百姓参与文化实践的热情。

  除了线上授课外,文艺工作者们还通过“云创作”等方式实现跨区域合作的创作新模式。日前,京津冀三地交响乐团“隔空”合奏的《我和我的祖国》在网上播放,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这首乐曲由三地21位艺术家各自居家录制、共同演奏,堪称乐团合作演出的全新尝试。

  “网络的传播便捷性、受众广泛性、参与便利性,都有利于艺术创作空间的扩展。在未来京津冀三地音乐人的交流合作中,我们也会增加网络合作。”河北交响乐团党委书记商明凯说,随着网络渠道的不断增加,乐团也会增加网络平台的京津冀协同合作。此外,还通过更多“云互动”“云参与”,让大众群体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有更多机会了解观众的需求,提升交响乐创作与服务的精准导向。

  有业内人士表示,像这样的“云创作”,为文艺业态的扩容找到了一条新路子。“云服务”则破解了区域资源不足、观众实地欣赏时空距离限制等问题,同时有效增强了观众与演出者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对文艺工作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推动。

  ● 兼顾线上线下,让文化服务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如今,疫情防控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效,各种全新舞台形式的探索仍在继续,艺术家们在“云演出”“云创作”的实践中意识到,文化艺术行业要想化危为机,实现再出发、再腾飞,必须提高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

  “在舞台上演出,一场最多有一两千名观众,但是在网络平台,可以有十万、百万名观众和粉丝。”省文联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贾吉庆认为,线上、线下并重,才能更好地延伸文艺服务触角。未来,除了跟观众现场面对面的演出和交流之外,艺术工作者更要利用好网络平台,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艺术。

  “过去我们靠语言、文字、照片、摄像等技术传播文化,而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AR技术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加强传承和传播的力度,以交互式的网络形态展现文化艺术的魅力。”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梁勇表示,文化艺术在传承、传播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地争取现代科技的强有力支持。他认为,文化艺术要想进行更好的发展和传播,必须适应当下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优化渠道,并增加符合新时代的表达形式。

  此外,面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受众,业界人士呼吁需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精准把握受众的需求特性,打造符合不同人群的优秀文化产品。

关键词:文化,惠民责任编辑:张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