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石家庄新闻

国际博物馆日石家庄市博30余件文物将首次与观众见面

来源: 燕赵晚报  作者:秘晓芳 黄蓥 张海强
2021-05-16 10:47:00
分享:

  

  “看晚报说市博‘上新’啦,增加了哪些新文物啊?”“以前总觉得石家庄缺历史少文化,看看《石家庄历史文化陈列》就知道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5月14日本报刊发的《国际博物馆日市博推出精彩活动》引发了读者的热议,记者带您去看看咱们的市博究竟增加了哪些新亮点。

  升级:恒温恒湿展柜为文物保平安

  从“史前文化 绵远流长”“先商之始 邦畿之地”到“诸侯称雄中山崛起”“秦汉郡国 常山之富”,再到“门阀士族 佛教兴起”“隋唐风韵 佛教发展”,还有“宋金风云 佛教圣地”“京畿重地人杰地灵”,八个版块一百多件文物、诸多图片资料以及模型和场景复原等,将石家庄自有人类活动到清末30多万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尽展无余……《石家庄历史文化陈列》2016年在市博登场以来,成为大众了解石家庄的窗口,也改变了一些人对石家庄“缺历史少文化”的误解。

  “此前由于展厅设施年久陈旧,达不到文物展陈所需的恒温恒湿条件,为保护珍贵的文物藏品,不得已将部分文物撤出展览,因此使得展览缺少文物实物的展示而变得不完整。”石家庄市博物馆馆长刘茂利表示,为了让文物“活起来”,向大众更好展示省会历史文化,市博建立数字博物馆、上线“全景石博”等,但考虑到不少人希望与文物面对面的需求,今年4月20日起市博对《石家庄历史文化陈列》升级改造。在展厅安装了3个恒温恒湿展柜和18个独立的恒温恒湿展柜,不但令此前撤出展览的古中山国部分文物展品再度亮相,更新增了书画、瓷器、铜杂等30余件文物精品。

  记者在展厅看到,这些恒温恒湿展柜玻璃透明度极高,文物的诸多细节一览无余,展柜一角有小电子屏不断显示柜内的温度和湿度。刘茂利说:“文物首先需要保护,其次是展示。这次升级改造,为我们库存文物和观众见面创造了条件。”他表示,今后《石家庄历史文化陈列》不定期对展柜文物进行持续更新,“让大家领略市博馆藏的完整面貌”。

  抢眼:新增30余件文物绝大部分首次亮相

  唐代执壶、金代磁州窑瓷枕、明代董其昌五言诗轴……此次《石家庄历史文化陈列》新增的30余件文物精品中,除了个别一两件曾展出过,绝大部分是首次亮相。刘茂利笑说,为了此次升级改造重新亮相,他们精心遴选了一批精品文物率先登场,“大部分是一二级文物,非常值得一看”。

  独立展柜内,一件青色的唐长沙窑青釉点褐彩贴伎乐人物执壶古朴简约,它口径5厘米,底径9.5厘米,高16厘米,侈口,短颈,鼓腹,平底。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壶腹上用模印贴花技法贴塑三个深目高鼻的舞乐胡人,反映了大唐盛世胡汉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情况。

  金代磁州窑白釉黑彩人物故事长方枕也挺抢眼,它长32厘米,宽15.5厘米,高14.4厘米,长方体,前低后高,顶面出檐,两端微微翘起,后壁开一气孔,是古人纳凉时的一个器具。枕面和四壁均有黑彩绘图,前壁开光内绘一丛竹叶,后壁绘一折枝牡丹,左右两侧壁各绘一团花牡丹,底有“张家造”戳记。主题纹饰为云形开光内“一琴一鹤”图,讲的是宋代名臣赵抃清正廉洁,上任时仅携带一琴一鹤,画面生动传神。这幅画出现在日常应用的器具上,也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于清廉官员的崇敬。

  还有一件清雕灵芝蟠螭纹犀角杯。犀角为珍贵兽角,色黑褐或黑红,不但可以制器,且为名贵药材,因相传用犀角杯饮酒可清热、解毒,故传世犀角制品以杯形为多。市博珍藏的此杯依犀角天然形状雕琢而成,杯口为不规则椭圆形,杯身外部采用浮雕技法,饰有竹子及口衔灵芝的蟠螭等,造型古朴,刀法简练。

  同时,此次新亮相的几件书画也很珍贵,其中就有明代董其昌的行书五言诗轴,这位书画大家拥有大批“粉丝”,康熙就曾临写他的书法,还点赞说:“华庭董其昌书法,天资迥异。”此次市博展出的是董其昌书写的王维诗作《书事》,笔法飘逸灵动,表达了书法家对恬淡生活的渴望。同期登场的还有齐白石80岁时所做的设色紫藤图轴。

  另外,长15.5厘米的商青玉戈头、唐菱花形瑞兽鸾鸟纹铜镜、清代18厘米高的铜鎏金十一面观音立像、清代7.6厘米高的铜菩萨立像等首次展出的文物也都很有看点。

  幕后:市博珍藏来历不凡

  记者采访中巧遇了几位省内外参观者,年过七旬的路先生说,了解石家庄的历史让他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有人说石家庄土气、没历史,那是宣传不够、了解不足。”从黑龙江来石访友的沈先生和家人仔细观看市博展览后说,他们每到一地必定会走进当地的博物馆,“这是我们第一次走进石家庄市博物馆,感觉不虚此行。”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石家庄市博物馆的珍藏背后还有段故事。“与国内其他博物馆不同的是,石家庄市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来自解放区。”刘茂利介绍说,石家庄市博物馆目前现有馆藏文物4535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0件(套),二级文物219件(套),三级文物1435件(套)。藏品大多是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由中央直属机关、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和晋察冀边区政府在极其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历尽艰辛搜集汇集,历经战火保存下来的,于1947年移交给石家庄市,可以说是共和国第一笔“红色收藏”。

  【展望】

  国际博物馆日市博活动真不少

  今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石家庄市博物馆策划了一系列活动。

  5月18日,市博的《农耕与民俗展》《道德模范事迹展》《3D文物数字展》《毗卢寺壁画摹本展》《石家庄历史文化陈列》《石家庄历史成就展》等六大固定陈列展览全部开放。临展《东方既红 百年国韵——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成就展》在二楼展出。

  当天上午,“古旧书画修复”讲座将在市博二楼报告厅举办,文物修复专家将为大众讲解书画修复知识;同时,《石家庄历史文化巡展》进社区活动将来到省会太行嘉苑,届时市博工作人员将利用30余块展板为居民讲解省会历史;少儿陪伴大讲堂——“石博美育”公益课将在202展厅继续举办,届时市博物馆馆员侯世恩将带领小朋友,用画笔描绘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刘茂利介绍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市博还有不少“上新”的大动作。5月26日至28日,由市直机关工委主办的《“学党史、守初心、担使命·喜迎建党一百周年”书画摄影展》在该馆举办,隆重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颂扬中国共产党丰功伟绩。“其后《石家庄历史成就展》展厅将关闭,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等主办的《石家庄党史展》将在这里隆重登场,集中展现1921年到2021年的石家庄党史,预计6月中旬布展完毕,将成为市博的固定陈列,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市博的《农耕与民俗展》也将进行升级改造,“这个展览2018年5月与大众见面,为大众还原曾经的石家庄乡村民俗风貌。此次升级改造将把展品上墙,泥塑等展品进行更新,预计6月底完成。” (记者 秘晓芳 黄蓥 张海强)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责任编辑:康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