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石家庄讯(记者马静 通讯员刘欣 赵芮)“这里的‘花瓶’好漂亮,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花瓶长在地里呢。”家住栾城东区的杨立志带着孙子专程来到该区油通村观赏海棠“花瓶”,“海棠树随处可见,但是海棠树编‘花瓶’还是第一次听说,所以就特地过来看看。”在这片长满“海棠花瓶”的地里,记者看到200多个“海棠花瓶”个个造型优美,长势喜人,让人惊叹种植者的心灵手巧。
这个编制“海棠花瓶”的人叫宁广泽,据他介绍,他有多年的种树经验,但是随着园林景观日趋多样化,普通苗木出现滞销。曾经一筹莫展的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栽培编织“花瓶”,通过创造植物景观的多变造型,让普通的海棠树身价成倍增长。
海棠“花瓶”。刘欣 供图
宁广泽说,今年2月份他开始尝试这种新的种植方式,海棠树苗是从外地购入的,经过栽培编织成园艺“花瓶”后,每个可以卖到500-1000元左右的价格。收益听上去非常诱人,但编织“花瓶”并不简单,先从种植树苗来说,定期上肥、除虫、除草,一项也不能省;由于本地没有经验可以参考,编织花瓶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经过多次尝试,最终确定了30棵海棠编织一个“花瓶”的方案。宁广泽种植的“活花瓶”选用的海棠树苗有绚丽海棠和冬不落两个品种,可春季观花,夏季观叶,冬天观果。造型主要有葫芦瓶,寓意福禄;观音瓶,寓意紫气东来。主要销往公园、饭店、农家乐等场所,一经推出就收到市场欢迎,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效益。
宁广泽的“活花瓶”种植得益于他的执着钻研,更得益于栾城区的政策扶持与引导。
近年来,栾城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草莓、樱桃等特色农业种植,鼓励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和深入探索新型种植模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很多农户依靠特色种植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厚植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栾城区注重将问计活动中收集的各方面合理化意见建议,纳入到该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制定中,强化政策引导和示范带动,全力营造服务保障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的生动局面。在充分征求乡村干部群众和市场经营主体意见建议基础上,先后制定出台栾城区《关于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实施意见》《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补贴政策》等文件。同时,2019年该区财政列支专项资金2800万元,支持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重点对特色种植、温室大棚等16个方面进行资金支持,调动各市场经营主体的创造性、积极性,逐步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为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