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石家庄讯(记者 张霖)“大家好,请各位在抗战疫情过程中,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防护。1.保证足够的睡眠。2.适当运动……”3月14日,石家庄市中医院脑病睡眠科副主任张姝媛像往常一样,一大早通过微信和手机短信,为一些患者和一线的医护人员发送心理健康指导。
“面对新冠肺炎,一点不担心、不紧张是假的。但穿上‘白衣’,就是职责所在。”张姝媛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人都感觉到恐慌,不仅患者们情绪会失控,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也会因为长期的高负压、高危工作感到能量不足。这时候,就急需心理卫生专家介入,有效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1月25日,石家庄市中医院开通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同时对外公布了心理咨询师张姝媛的手机号码,方便随时为群众服务。“作为一名脑病睡眠科医生,到了我该出力的时候了。我们会帮助大家接纳和直面自己的情绪,一起打赢这场战役。”张姝媛坚定地说。
为患者传递信心和力量
“张主任,你快救救我儿子吧,他想轻生,总是说不想活了……”2月的一天,张姝媛正在门诊为患者做心理辅导,一位70多岁的阿姨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张姝媛在医院门诊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
原来,阿姨的儿子崔先生之前就患有抑郁症,在家就是打游戏,不做家务,不看孩子,也不跟人交流,他的爱人一气之下便带着孩子回了娘家。他一个人在家时曾有两次轻生举动,有一次自己把煤气打开,把自己锁在屋里。还有一次先吃了两片头孢,然后又喝酒,幸好发现的及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现在因为疫情,总是一个人闷在家里,导致病情加重,以至于又有了轻生的年头。
“他第一次来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就是低着头,通过他母亲的讲述,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后,我对他进行了心理疏导,虽然他不说话,但我觉得他能听进去。”张姝媛说。
张姝媛为崔先生做了检查后,为他开了三天的药,并叮嘱阿姨按时为他服用。三天来,张姝媛每天都会给阿姨打电话,询问崔先生的情况,并与患者进行沟通,为他做心理疏导。
在张姝媛的心理疏导和鼓励下,第二次再到医院就诊的时候,崔先生就打开了心扉,和张姝媛讲起了自己的童年,谈起来了自己的工作,说到了自己的家庭。在充分了解了崔先生的情况后,通过药物治疗和反复的心理疏导,崔先生的性格也逐渐开朗了起来,崔先生的妻子和孩子也回到了他的身边。
“现在打电话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笑声,看见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我的心里觉得特别亮堂。”张姝媛说。
为医者送去关怀和支持
在高风险、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医护人员也容易成为精神上的“患者”。
“张主任,我们的队员这两天有失眠的情况,你给看看吧!”
王某是河北第七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石家庄市中医院东院区重症医学科护士,1月26日在得知武汉疫情需要支援时,她第一时间请战奔赴一线。
张姝媛(左一)在查房。
王某到达武汉后,经过两天的培训,在上岗之前,因为没有确定自己下一步的工作,不知道当地医院的工作流程,而且当时每天都有被确诊患者,她非常着急,出现了焦虑的情况,导致晚上失眠。为此她的队员便向张姝媛求助。
张姝媛通过分析,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她宣泄工作中积累的压力,进行睡眠认知行为治疗,并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通过干预,王某的睡眠得到了改善,情绪稳定了,脸上展现出了往日的笑容。
据统计,自心理援助热线公布以来,张姝媛共计为市民进行心理辅导千余次。“能把乐观积极的态度传播给更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希望的美好是我最大的心愿。”张姝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