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本网原创

【聚焦脱贫攻坚】行唐:北方茗茶香 “脱贫”有希望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马静 郑皓天
2019-11-06 20:41:00
分享:

村民在采茶。苏建辉 供图

  长城网石家庄讯(记者马静 郑皓天)采摘、摊青、杀青、摊凉、揉捻、搓条……经过若干道工序,清香的茶叶便制成了。此情此景给人的感觉总是“南方印象”,而现在,这样的场景不在远方,就在石家庄市行唐县上方乡西城仔村,而制成的红薯叶茶,也独具北方特色。

  红薯叶茶是西城仔村在石家庄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开发出的新产品,不仅提升了红薯叶的经济价值,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民采叶、搓茶每人每天可收入70-100元,连六七十岁具有低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能参与进来,有效地促进了农民脱贫增收。今年该村生产红薯叶茶500多斤,增收近10万元。

村民在采茶。苏建辉 供图

  红薯产业是行唐县的特色产业,红薯叶茶的收益远高于红薯。西城仔村党支部书记顾双年告诉记者:“红薯叶本是红薯产业的副产品,往年大都白白扔掉了。工作队帮助我们村开发出了红薯叶茶,把红薯叶变废为宝,给村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顾双年介绍说:“上一任驻村第一书记宋玉宏带领工作组借鉴武夷山岩茶、云南普洱茶、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艺,研制开发出具有北方特色的红薯叶制茶工艺,延伸了产业链条,把红薯种植收益推向最大化。”

  “制茶工艺还获得了一项专利呢!”顾双年自豪地说:“我们在2017年试着制茶,当年生产茶叶200斤,很快得到了市场认可,产品销售一空。注册的‘御叶坊’红薯叶茶还荣获中国2017河北国际第七届茶博会‘消费者最喜欢的品牌’”。

制茶。苏建辉 供图

  红薯叶茶的开发,带动了百姓脱贫致富。在该村红薯地里,村民们正忙着分拣、收获红薯。该村村民刘香荣告诉记者:“以前自家地里种玉米,每亩收入也就几百元,现在每亩地的收入能翻一番。”刘香荣算起了增收帐:“家里3亩多地流转给了村里合作社,每亩地有700元的流转金,在这里打工每天还有50元收入,采茶的时候每斤5元,每月增收上千元,大大提高了家里的收入”。

  西城仔村全村223户753人,耕地1500亩,截至2017年底,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户54人,是行唐县1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在扶贫产业开发下,2018年这个贫困村成功脱贫摘帽。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据石家庄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苏建辉介绍,投资130万元的茶厂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茶厂生产设备齐全,实现了茶叶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预计明年生产茶叶2000斤,不仅能有效带动西城仔村百姓稳定脱贫增收,而且对周围村、乃至全县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都具有带动示范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苏建辉说。

红薯叶茶。苏建辉 供图

  “酒香也怕巷子深。下一步我们正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做好市场。”刚忙完地里的活,临近中午,苏建辉来到西城仔村委会,见到了石家庄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视学传达设计教研室主任赵建,准备洽谈红薯叶茶等系列产品的包装设计事宜。“要有好的销路,产品包装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苏建辉说:“将来要把‘御叶坊’这个牌子打出去,做出绿色品牌。”

苏建辉(左一)与石家庄学院老师商量包装设计事宜。记者 马静 摄

  除了创新开发出红薯叶茶,该村还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硬化了街道,建设了小米加工厂,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购置了种植红薯、谷子所需的农机具,为发展集体经济,形成红薯、谷子产业化、规模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变了那么多,规划了这么多,西城仔村党支部书记顾双年觉得还远远不够。未来他还希望能流转更多的土地,种植红薯,发展红薯叶茶,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发展酸枣叶茶、小米等当地优势产业。希望更多的工厂、企业和西城仔村合作……更希望西城仔村村民早日致富奔小康。

关键词:脱贫攻坚,行唐责任编辑: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