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本网原创

周家庄的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马静 张霖
2019-08-06 19:41:00
分享:

 长城网石家庄讯(记者马静 张霖)“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景观墙还融入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8月5日,来自河北省各市的200余名村干部到石家庄市正定县曲阳桥乡周家庄村参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观摩人员纷纷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周家庄抢抓发展机遇,持续发力,通过加强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优质、绿色、特色,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村中的游园。记者 马静 摄

  如今的周家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提升,这得益于村里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干净整洁的马路,随处可见的垃圾箱,来回巡查的保洁人员,都给人洁净有序的感觉。自2015年周家庄村被评为河北省美丽乡村以来,周家庄对人居环境整治长抓不懈,除了垃圾统一清运,还因时因地搞好绿化,种植出色彩与美丽。

  “我们完成春季精品线路环村林绿化面积99亩,种植杨树3200棵,竹柳3600棵,金叶榆970棵。栽植观赏榆叶梅、木槿、百日红、碧桃、冬青等花灌木4万余棵。在村主要大街和环村路花池内撒种野花组合,还被称为村里的‘小天路’呢。”该村两委干部王金燕说。

周家庄村史馆。记者 马静 摄

  该村还将闲置宅基地盘活,按照能大则大、宜小则小、就地取材的原则,建成“百岁亭”小公园、“长青园”、多木游园、文体广场等5处,为村民休憩娱乐提供新的场所。“节日里会有河北梆子、霸王鞭、架鼓等表演,对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挖掘和传承。”村党支部书记张宁宁介绍说。按照“修旧如旧、留住乡愁”的原则,修缮还原60年代房屋两座,并建成“农家小饭馆”、“知青之家”和村史馆。

  文化墙也是该村的一大特色。为保留华北民居特色,该村对沿路屋檐进行改建,对全村墙体进行喷涂,并绘制文化墙,内容主要以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每条街巷都建有传统特色的巷门,并以“仁”为中心,取名“仁义、仁贤、仁德、仁孝”等,墙面绘制通俗易懂、有关“仁义礼智信”文化底蕴的图片,成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的一种方式。

农户门前的“小花园”。记者 马静 摄

  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周家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质的提升。

  正在村里遛弯的村民张小妮告诉记者,村子里的变化让她甚是欣喜,“干净卫生,不仅整体环境好了,我老公在村里的水稻种植企业打工,每天还有100元的收入咧”。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周家庄村,是传统的农业种植村。但历史上周家庄村很早就有种植水稻的传统。其所在的曲阳桥乡更是有“鱼米之乡”之美称,“瓢可舀鱼,桶可取水”传为佳话。

  今年,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周家庄村两委通过研究,并广泛征求代表和专家意见,结合土地全是寒地黑土的特点,认为种植水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该村与企业合作,在周汉河南部流转土地100余亩,用于有机水稻种植,作为特色旅游产品予以推广。“目前,我们种植的水稻面向中高端市场,试种成功后,我们将在全村乃至全乡进行大规模推广,逐步实现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统一技术管理。”张宁宁说。

干净整洁的周家庄。记者 马静 摄

  发展水稻种植的同时,该村还将在田间水线上建起文化长廊、水上餐厅、游乐园、采摘园等,让游客在这里既可“听蛙声、观稻浪、尽品农家佳趣”,又可“认领稻田,播种、插秧、除草、收获,独享田园生活”。对于未来发展,张宁宁充满憧憬。“今后我村还要发展其他特色农产品种植,通过多元化种植促进发展,若效果良好,明年我们将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让村民富起来,让昔日“鱼米之乡”的牌子重新亮起来。通过发展特色、高效农业项目,带动我村产业升级,让老百姓增收致富,实现美丽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责任编辑: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