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我要发帖 | 我要投稿 | 邮箱登录    投稿邮箱:sjzjzz2014@163.com

新闻热线:0311-67561216 13933884099

城市导航: 石家庄 保定 唐山 承德 秦皇岛 邯郸 邢台 衡水 廊坊 沧州 张家口 辛集 定州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石家庄频道>>教育

高校争夺优质生源“掐尖大战”愈演愈烈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作者: 2014-06-30 08:33:3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网打“进”新华社发

  讲竞争对手学校的坏话、搜罗对方的负面帖发布等“违规”行为也悄然发生

  随着高考放榜,高校争抢优质生源大战也迅速打响。学生刚查到分数,就有国内顶尖高校招生组老师找上门;多所内地和香港地区名校的招生老师广撒网、“打爆”高分考生的手机;不少名校承诺,只要学生愿意报考,专业、奖学金、出国交流机会等都“好商量”。

  愈演愈烈的“掐尖大战”

  25日下午两点是湖南高考分数放榜的时间。长沙市某中学的刘同学刚查到分数,就接到了来自北京大学招生组的电话:“你考的分数报考北大很有希望,一定要报哦。”刘同学告诉记者,“班上考取高分的同学基本上都收到了这样的电话。”

  据媒体报道,今年首次在江苏招生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出动了副校长、院士的豪华招生团队,在江苏省多市率先将20多名有望就读清华北大的高分考生收归麾下。

  “哪个大学都想录取优质的生源,这对学校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湖南某“985”高校招生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为了吸引高分学子报考,不少高校设置了入学奖学金。记者了解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省排名前200名的学生,如果报考航天航空大学的吴大观班,入学即一次性奖励12.5万元。

  “虽然清华、北大有巨大吸引力,但并不是所有的高分考生都能选到一个好专业,所以希望争取这部分的考生来报考我们学校的顶尖专业。”北京某大学招生组的老师告诉记者,为了让高分考生选取专业吃上“定心丸”,他们还推出盖了学校印章的“录取推荐表”,承诺只要高分考生报考,“所选专业优先录取”。

  “可调剂专业”政策也是很多高校吸引考生的好办法。“如果没录取到满意的专业,入校一年后成绩排名在前10%,可以换专业。”有业内人士透露,这种政策可有效防止学校非热门专业受冷遇,从而拉低“录取分数线”。

  争夺优质生源“战场”前移

  实际上,不仅是考后“掐尖”,在高考前的自主招生阶段,高校对优质生源的争抢就已经“白热化”。

  记者在湖南一所省重点中学了解到,“比如,北大、清华这两所学校的自主招生是两个互不干涉的系统,学生只能从中选一,因此他们都希望学校将最优秀的学生给推荐过去。”有老师向记者透露,“自主招生是学生自愿选择报考,但如果出现尖子生大多选择了某所学校,那么另外一个学校就会有意见。中学方面的老师就需要出面做学生的工作,尽量协调一下,均衡一点。哪所高校都不能得罪,不然可能会影响到来年对我们学校自主招生名额的限制。”

  “虽然自主招生名额有限,但对象范围基本都是学校的尖子生。因此在报名的层面上,对考生就已经有了‘前期’影响。哪个学校好,哪个学校适合自己,学生这种意向会持续影响到后期的高考报考。”这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

  “提前‘订制’优质生才靠谱。”山东省城一家高中的老师表示,如今不少高校都选择精确瞄准重点高中,通过联合办班的方式培养自己未来的生源。据了解,今年1月份山东大学和山东省实验中学联合创办“山东大学创新实验班”,首批入选的92名高一学生同时接受高中和山大导师的个性化教育。

  不仅成绩优异的学生炙手可热,顶尖特长生,更是各高校争相抢夺的重点。“奥赛取得好成绩、全国体育赛事拿第一的学生,是高校日后参加相应竞赛取得‘政绩’的‘杀手锏’。这部分学生早就以‘保送’的形式被录取了。”一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

  白热化的生源争夺战能否“掐”出一流大学?

  “现场咨询、电话咨询、介绍学校专业优势、出台奖学金政策,这些规范化的招生举措都没有问题。但是,向学生家长宣扬不实的信息,这些违规现象值得重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

  事实上招生“暗战”之下,一些“违规招生”行为也在悄然发生。讲竞争对手学校的坏话、搜罗对方的负面帖公开发布、用欺骗语言影响考生的志愿选择。

  2011年7月,复旦大学曾在其招生网上发布声明,上海西南一理工科高校招办老师冒充复旦老师致电考生,称此前与复旦所签预录取协议取消,导致部分考生受骗修改志愿。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在其本科招生网上针锋相对地发布一则兼具回应、澄清和谴责性质的声明,直指有关“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部分言论影射了交大。高校之间“掐尖战”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熊丙奇建议,高考可以采用如今初升高的“等级评分制”,增加高校对学生的自主考评项,实现“考分+能力”的双重评价,弱化对分数线的苛求。

  “高考志愿填报学生的选择有限,所以高校招生的‘排他性’很强。因此考生、学校的双向选择需要强化。比如国外一名学生可以拿到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后根据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声誉和教育服务再做选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不少专家还认为,一些高校费尽心思将优质生源吸引入校,在培养环节却严重滞后,造成了不少学子入学后迷惘、失落。他们建议“抢优质生源”应该比拼教学质量和教育服务,应摒除“重招生、轻培养”弊端,优秀的大学不仅要吸纳优秀的人才,更要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招生,优质生源,掐尖大战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田平珍

相关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