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老兵为观众口述抗战历史
图为老兵们受邀来到展览现场。董子扬 摄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也是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了铭记历史,感恩抗战老兵,“光耀太行——向老战士致敬”大型摄影作品展在石家庄美术馆与公众见面。当天,四位80多岁的平山老战士身佩军功章,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现场,控诉日军在华暴行,并讲述了他们的抗战故事。 无法忘怀的抗战经历 此次展览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承办,市美术馆协办。展览分抗日烽火、老战士影集、老战士回忆、晚年生活和采访历程五部分,共200幅作品。厚重丰富的内容,布满四个展厅。 走进厅内,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巨幅老兵肖像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一面白色的投影上,反复播放着76位平山抗战老兵的视频采访。视频中,老兵们将心中对日寇的仇恨、对胜利的自豪、对战友的怀念娓娓道来……那一幕幕抗日烽火的深情追忆,让现场观众受到极大震撼,不少人是流着眼泪把片子看完的。 史料记载,日寇侵华期间在平山县共制造了33起惨案,屠杀无辜群众1.4万人,累累罪行,罄竹难书。四位老兵谈及日军当年在平山的暴行都十分激动。88岁的齐林昌不仅参加过抗日战争,更是黄泥惨案的见证人。提及当年,老人几度哽咽。1941年7月一天的凌晨,日军偷袭平山小河北村,15岁的齐林昌和母亲一起被赶到山沟里:“日本鬼子用机枪扫射了四五遍,怕乡亲们不死,又用刺刀在尸体上扎。我嫂子当时怀孕6个多月,肚子上被扎了十几刀。好多人剧痛难忍,在地上翻滚,手指抓进土里几寸深。”那场惨案,齐林昌一家就死了八口人。侥幸活下来的齐林昌立志参军报仇,他颤巍巍地表示:“鬼子再敢来犯,我还会上阵杀敌。”老人话音刚落,现场就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弥足珍贵的红色史料 本次展览是摄影展,更是一个口述历史的成果展。“光耀太行”活动从今年3月初到8月下旬,历时近半年。总策划陈承齐等人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深入太行山区,足迹踏遍岗南、小觉、苏家庄等乡镇村庄。他们往返数百里,实地采访抗日战争亲历者、幸存者,收集到了极为生动、详尽的文字、照片、视频等素材,为了解发生在平山的那段悲壮历史,提供了独特、鲜活、感人的视角,也为抗战史研究留下了必要的线索及资料。 今年距抗战爆发已经77年,离结束也已69年,当年十几岁的小战士如今都已到耄耋之年。据了解,现在在世的平山老战士有90多人,访问到的这76位老兵,不少人是第一次接受采访,有可能也是最后一次。陈承齐介绍,整个过程,团队一直很有紧迫感,大家始终抱着“抢救”的心态在跟时间赛跑,“因为这些老兵,最年轻的都已经80多岁,有些采访做完后,想再深入一下,回头再去找时,人已经去世了。”及时保留下这些老兵的记忆,就是保存下一份份真实且珍贵的口述历史。 鲜活生动的教育素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700名平山子弟组成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号称“平山团”)。1939年5月,平山团与717团一起取得了著名的上下细腰涧战斗大捷。聂荣臻通令嘉奖,称其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平山团和平山老兵的故事,不仅是红色历史题材创作的富矿,更是鲜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宝库。陈承齐表示,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将这段历史“打捞”出来,让更多年轻人缅怀先烈们的壮志情怀,从血与火中汲取力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奋斗。 “很多接受采访的老兵,话都说不清了,但一提打日本鬼子的事,精神头儿就来了。他们会指着身上一个个碗口大的疤告诉你,在哪儿挂的彩。”尽管抗战胜利已经半个多世纪,但缅怀和感恩抗战老兵仍有着现实意义。陈承齐说:“当外敌入侵、民族危亡之时,他们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浴血奋战;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无惧牺牲;解甲归田,面对饱受战火蹂躏的家园时,他们拿起锄头,将汗水洒在挚爱的土地上。这些老兵没有辜负‘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的称号,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报国为民、实干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将继续感召我们前行。”(记者张晓娟) |
关键词:抗战,历史,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