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遗产——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
西北偏北上空的蘑菇云 1963年底,杜学友和工友们再次坐上西行的列车。与6年前一样,得到的通知依旧是“去前方”。 最终的目的地是比金银滩更西更北的新疆罗布泊。短短几个月后,一座高102米、共计8600多个部件的铁塔,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深处树立起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即将在这里试爆。 后来的官方数据显示,和杜学友一起在此参与原子弹安装、调试的工作人员共有5058人。 1964年10月16日清晨6时30分,原子弹插接上了雷管,最后一批工作人员撤离。“我是最后撤离的几十人中的一个,当时没想到原子弹就在自己身后爆炸,没考虑危险不危险,只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杜学友说。 杜学友和同伴们撤离到距离爆炸点60公里外的白云岗观测点,现场见证了原子弹爆炸。 16日15时许,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腾空而起。 “我当时高兴得啥都顾不上了,直接摘掉了防护眼镜,扔掉了帽子,和认识的不认识的战友们一起欢呼。后来还是在旁边一位军人的提醒下,又戴上了防护眼镜。我到现在也不知道那位军人的姓名,但很感谢他,当初要不是他提醒,我眼睛很可能出问题。”杜学友说。 当晚,中国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个消息。 “我也是通过广播才最终确认了一年多来从事的工作其实就是原子弹研制,可见当时保密到了何种程度。”刘兆民说。他在爆炸一个月后才在211工厂放映的内部纪录片中看到了那朵蘑菇云。 “当时原子弹还有一个外号叫‘争气弹’。”杜学友解释说,“我从记事起到15岁新中国成立前,都不知道吃饱是什么感觉。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和我一样体会过国家积贫积弱给个人带来的耻辱感。所以当时很多人不知道造的是原子弹,但也能猜到其必定与国防有关,加上后来苏联中断了对我们的技术援助,大家都憋足了劲要争口气。” 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震动了国际社会。有西方媒体“预言”,中国核爆炸将打破国际均势,中国将比过去更加期待获得对第三世界的领导权。 但几乎与原子弹爆炸同时,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调发展核武器是用于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都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北京大学历史学者张静说,至少从现有资料来看,核爆炸的成功并没有使中国外交政策发生改变,这一点正如时任外交部长陈毅所说,“中国并不根据有没有原子弹来决定外交政策……中国的核武器只用于防御”。 然而,随着核试验的成功和常规军事力量壮大,美苏等大国再也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坚持自身原则、捍卫自身权利的能力大大增强,这对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外交上的节节胜利,特别是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意义重大。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安装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发射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关键词:原子弹,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