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帮扶让移民过上幸福新生活
石家庄市共核定登记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18.4475万人,涉及平山、鹿泉、行唐、灵寿、赞皇、元氏等18个县(市)区、192个乡(镇)、2001个行政村。 我市是河北省的移民大市,经过近几年的后期扶持,我市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建设有了明显改善,库区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后期扶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日前,记者走访了我市的几个移民村,感受到了这里的新气象。 改造强基础移民新村美如画 灰瓦白墙的新民居宽敞大气,街道旁一盏盏LED节能灯格外醒目,硬化的小街小巷干净整洁。在鹿泉区新庄头村,优美的乡村环境让人耳目一新,这个不足一百户的小村庄今年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以前俺们都为自己是移民的身份苦恼,觉得自己像外人一样,很难融入当地的生活。这几年可不一样了,村里的人们个个都觉得自己的移民身份是‘宝’,除了年年享受国家补贴外,后期扶持还帮助村里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旁边村庄都羡慕俺们村。”新庄头村支书齐三保说。 鹿泉区移民办钟军威介绍说,今年有多个移民村被列入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他们多方筹措资金提升这些村庄基础设施,并积极引导村庄因地制宜改造提升。目前,这些村庄变化明显,村民们纷纷拍手称快。 平山县的梁家沟村也是水库移民村,去年在市县各级移民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入选了河北省的“美丽乡村”。今年,我市又新增了好几个像梁家沟一样的移民新村,相信今年的河北省“美丽乡村”一定有这些移民村的身影。 据了解,我市境内共有大中型水库12座,其中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8座。2006年全市共核定登记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18.4475万人,涉及平山、鹿泉、行唐、灵寿、赞皇、元氏等18个县(市)区、192个乡(镇)、2001个行政村。 近两年,我市各级水务部门严格落实移民扶持政策,积极跑办项目,帮助这些村庄旧貌换新颜,让广大水库移民有了归属感和自豪感。 产业调结构项目帮扶暖人心 “多亏了那10万元的移民扶持资金,为俺们这个项目雪中送炭,才让园区正常运转起来。”说这话的是河北凤凰三露果蔬园的总经理付凤玲。 凤凰三露果蔬园位于鹿泉区灰壁村,该村是黄壁庄水库的移民村,付凤玲就是该村的村民。去年付凤玲和同村的姐妹一起承包了园区的20多个大棚种植葡萄。经过多方考察,她们最终选定了目前省会没有的甘泉蜜系列。“俺们都是村里人没有多少钱,当时购买葡萄苗时花了50多万元,一下子园区里运转都困难。后来移民办的同志走访时知道了俺们的困难,积极帮助俺们申请了移民帮扶项目资金,让园区一下就活了。”付凤玲感激地说。 在新庄头村采访时,看到有记者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现在俺们都觉得‘移民’是个光荣的词。”“当时俺们虽然离开家乡,但是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现在国家也惦记俺们,每年给俺们每个人600元的补贴。真要感谢国家呀!”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 市移民办主任李永珍说,近两年我市把如何引导移民发展经济、提高收入等作为后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深入乡镇、村,对移民村情、民情、经济状况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了解。同时,结合移民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移民增收。 培训长技能因地制宜促增收 “靠着在黑木耳基地打工,今年俺家的收入比往年多了一倍呢!”平山县北古月村的杜从书笑着说。 北古月是水库移民村,多年来由于土地有限,村民都靠外出打工谋生。今年平山县移民部门积极谋划,依托金鑫乳业在古月镇建起了500亩的黑木耳种植基地,很多村民都到这里来打工。同时,基地对周边移民村村民进行了培训,引导他们种植黑木耳并进行回收,村民们不出村就赚了钱。 石家庄是河北的移民大市,平山又是石家庄的移民大县,有近10万水库移民,占全市的一半。近两年平山县积极探索移民帮扶措施,先后出台了多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帮助移民脱贫致富。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高移民的创业增收能力,增强移民致富的信心与决心。近两年来我市各级移民办共开办各类培训班近百期,培训移民干部和群众近万人次。培训内容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维修等多种技能,进一步拓宽了移民的就业渠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移民争取后期扶持资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这些外在的帮助只是短期的。如果想从根本上让移民富起来,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各种技能培训,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寻求致富项目,壮大村级经济,我们今后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市移民办主任李永珍说。 □本报记者岳金宏 |
关键词:帮扶,移民,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