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石家庄频道欢迎您

小微企业“园中园”里聚沙成塔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作者: 侯天仪 2014-12-26 09:18:4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本是各地项目建设的理想状态。然而,由于小项目零星分散,单个体量不能带来明显回报,往往在项目甄选中成为“鸡肋”。鹿泉区巧妙运用“园中园”的磁场作用,因地制宜创新“园中园”建设模式,采取政企共建、以商招商、混合服务的方式,吸纳众多优质小微企业项目入园,走出了一条集约高效的项目建设之路。

  “1+1>2”

  政企共建“壮大产业链”

  呈月牙形环绕省会主城区的鹿泉区,近年来依靠显著的区位优势、独特的自然禀赋,逐渐成为投资热土。2010年以来,该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年均22.3%的增长速度,项目数量激增。

  然而无法忽视的是,鹿泉地形特殊,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项目建设土地的稀缺,让鹿泉区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到2020年,全区只有1.3万亩土地可供建设,连当前的用地需求也无法满足。

  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最大效能?鹿泉区除了继续上大项目,发挥其税收回报高和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的优势;还因地制宜创新“园中园”建设模式,在三个省级园区谋划打造了6个模式各异、构建精巧的“特区”,让众多优质中小企业共享发育、成长、壮大的“容身之所”。

  鹿泉区光谷科技园的“园中园”项目,就是六大特区之一。近日,记者来到项目现场,看到已有企业“搬家”入驻。作为首家入驻园区的企业,精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6月8日搬到园内,6月底就实现了投产达效。此前,藏身于闹市之中的企业,受制于土地面积,无法再继续扩大产能,董事长李法辰说,当时一筹莫展。“面对客户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我们急需找到合适的建设用地,把产能拉上来。”

  有技术、有市场,体量不大、占地不多,精诚通信是一家典型的“园中园”企业。这家从事电子信息类的企业,与中电科集团54所等科研单位对接,订单生产配套的机箱、机柜等模具。李法辰说,小企业天生就有抢生产、抢市场的意识,早一天投产,就能在同业竞争中抢出“半个身位”。

  光谷科技园的“园中园”项目,依靠“政企共建”模式,构建起中小企业的共享发展平台。该园区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特点进行设计,规划了生产科研区、企业孵化区和公共服务区。孵化区和服务区是所有企业的公共资源,院落、办公楼、服务设施都会共享,企业自建4层至6层的厂房,内部根据企业特点自行设计;另外,园区与每家入驻企业签订协议,当企业在园区外新征土地或企业的税收贡献达不到约定标准时,要按程序退出。

  此外,“园中园”模式也让企业享受到产业集聚的优势效应。鹿泉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崔晓辉表示,园区把这些企业集中在一起生产,增强了中小企业产业链的细化分工,形成从材料成本、信息技术、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了“1+1>2”的效果。

  精诚通信车间内,工作人员在工艺室里出图,待合作企业检验完毕、确认模具可行后,用计算机编程,马上排产加工。如今,精诚通信和其他入园企业合作,在生产中相互衔接、软硬件配套,构成一条严密的产业链条。李法辰表示,“我们提供机箱、机柜等模具,德海电子、数英仪器等企业负责安装软件、系统优化。产品一出园,就是一个组装完毕的成品。”

  鹿泉区将有限的土地用在刀刃上,坚持集约利用土地和生产要素,实现了土地效益、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规划占地323亩的光谷科技园一期项目内,先后引进了总投资15亿元的13个电子信息类项目。每个项目平均占地只有23亩,投资强度达到500万元/亩,高于鹿泉限定投资强度250万元/亩的一倍。如果按照相当规模的“园中园”外的电子信息项目,每个项目平均占地约40亩,13个项目占地要达到520亩,比通常意义上要节约271亩。

  聚沙成塔

  集约土地“企业拎包入住”

  中小企业发展难,一体现在颇具发展前景的企业身处“红海”,企业时刻受到优势大型企业的市场挤压;更关键的是受制于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个体小的“一家一户”,难以取得土地指标。

  如何实现中小企业的“扎根梦”?鹿泉区通过积极探索,借工业地产之壳,发展“园中园”,破解中小企业拿不到土地的难题,让企业“聚沙成塔”,形成园区发展的规模效应。

  光谷科技园建设之前,鹿泉区电子信息企业还主要依靠中电科集团13所、54所来支撑。从2005年至2012年期间,只引进建设了41家电子信息企业。而光谷科技园“园中园”项目,一次就引进13家,企业数量一年间增长了32%。目前,还有10个同类项目在洽谈,准备入驻光谷科技园二期项目……

  福建中小企业科技园,是鹿泉区另一重点在建的“园中园”项目,也是发挥商会纽带做到的典型范例。投资5亿元的福建中小企业科技园项目洽谈之初,仅是福建红苹果钢木家具公司扩建项目。通过与企业深入沟通,该区了解到福建河北商会中很多优质企业都存在建厂需求,遂调动红苹果公司积极性,引导其利用福建商会副理事长单位的优势,以工业地产为载体,吸引商会其他企业入驻。通过一年多运作,福建中小企业园吸引了福建、江苏、浙江、北京等省内外23家企业入驻。

  这种“以商招商”的模式,借助企业的信息渠道、人脉资源,集约土地成本获取最大收益。来自浙江东阳的杜时洪,开办了一家缝纫设备贸易公司,他以园区东头2栋楼座为基地,顺利升级成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轻工商贸企业。“来石家庄20多年了,一直想把企业的根扎住。这次通过闽商邀请来到园区,终于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水平。”

  福建中小企业科技园负责人张贤忠表示,这座占地500亩的园区希望通过牵线搭桥,杜绝“一盘散沙”的粗放经营,提高园区内的物业管理标准,让100家左右的中小企业享受“拎包入住”。本在主城区二环设厂的李思斌,将自己的矿用电子制造设备挪到园区落户。“选择来这里,一是考虑交通特别方便,二是进园企业负担小,有专门的园区物业来提供保障。”

  如今,入驻企业已经从传统的闽商为主,发展到浙江、四川、河北等地客商也纷至沓来,形成“一凤筑巢,群凤来栖。”园区还格外看重京津冀一体化的红利,屡次到北京、天津招引优质的中小企业。

  此外,该区重点拓展潜在投资者,挖掘上下游产业链中的企业,靠小企业招引大项目。中京商贸是石家庄桥西糖烟酒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2007年落户鹿泉。2013年,鹿泉区借助中京与各大酒企的合作关系,了解到泸州老窖等酒企计划建立北方白酒灌装基地。通过主动出击、上门招商,最终与泸州老窖签订合作协议,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泸州老窖华北基地,并依托泸州老窖品牌影响力和桥西糖烟酒公司的销售网络,吸引郎酒、洋河大曲、汾酒、牛栏山二锅头等落户基地园区,打造万亩白酒灌装基地。

关键词:园中园,项目,小微企业

责任编辑:解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