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全年绿化面积超62万亩
□本报记者侯天仪 石家庄市秋冬季造林绿化已经落下帷幕。这一年的绿色石家庄攻坚战,我市完成秋冬季绿化面积26万亩,全年绿化面积超过62万亩,均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绿化工作能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除了各级各部门准备充分、强力推动之外,与我市创新绿化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的造林思路密切相关。 保证存活率 引入“招投标”机制 政府规划,市场运作,工程造林。作为环省会周边重点造林工程之一,市场机制的引进,让绿色在西山区域快速蔓延着。西山绿化仅秋冬季就完成造林1.22万亩,进一步扩大了省会西部绿色屏障、加强省会生态环境的改善。 “交给专业人士开发,让有资质的绿化公司来组织植树造林。政府部门则向绿化公司要成活率、要工期,保证造林效果又快又好。”市林业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通过招投标,确定了一批有技术、有经验、会管理的绿化公司,并把质量要求明确写进合同。 常话说,绿化工作三分种,七分管。“年年种树不见树”,是植树造林的一大问题。在今年的西山绿化工作中,工程造林要求种养一体。绿化公司种上了树,还要养护3年,达到90%以上成活率,政府验收合格,才会将工程款全部拨付到位。 如今漫步西山森林公园,山坡上的火炬树、油松、侧柏迎风伫立,焕发着勃勃生机。而在山脚下的山前大道上,桃树、苹果树、核桃树等经济树种也成方连片,不断闪现眼前。 位于鹿泉区小毕村的石家庄绿宝露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经营果汁加工与销售业务,该企业投资1亿元,与小毕村签订了20年、共计占地3000亩的土地流转合同,种植核桃树约16万余棵。该公司总经理于志强表示,“推广建设经济林,不仅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奠定基础,也为西山绿化作出了贡献。” 在鹿泉区,包括绿宝露在内发展经济林的公司大约有20多家,分布在环省会经济林建设工程范围内的宜安、李村、大河等8个乡镇。 加强土地流转 农民“绿化”致富 政府要绿,农民得利,社会受益。除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外,我市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引导大户、农民合作组织承包经营经济林基地,让广大农民群众也能从林果产业收益。 走在栾城区衡井公路城郎村段上,一株株法桐秀丽挺拔,白玉兰、海棠等点缀其中,密植的白皮松更是壮观,成为沿途一道美丽风景。“这些苗木都是今年秋冬季刚种的。” 栾城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道路绿化中,今年秋冬季,合丰园种植合作社在衡井公路城郎村段承包300余亩土地,种植白皮松等3500余株。明年春天还将继续扩大面积,种植各种绿化苗木。 目前,栾城区相继引进冀通种植合作社、宏艺园林落户。冀通种植合作社在栾窦路王村段两侧承包400余亩土地,种植白皮松3000余株,宏艺园林在西高支线西宫村段种植苗木600余亩,计划继续向西再扩展到1000亩。 行唐县通过加速土地流转,高标准建设绿化林带。“我们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4006户的4500亩土地。今年在保证合作协议内每亩不低于75棵树木绿化的前提下,每亩实行300棵左右的密植。”石家庄绿源生态园有限公司经理韩麻烦说,公司按土地承包合同,对农户实行“上打租”补偿,平时种植管理也会雇佣本地农民参与,充分保障农民的收益。 |
关键词:绿化,经济林,植树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