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发布高招保送生政策
新年伊始,高校招生鸣金开锣。近期,多所高校陆续发布保送生政策。经梳理发现,相较往年,今年保送生政策显现三大特点:一是发布晚,报名时间紧张,但招生录取程序更加严格规范;二是规模大幅缩小、考试科目增加,准入门槛提高;三是可报考专业再度缩窄。分析认为,为确保公平公正,“宁缺毋滥”成为各高校强调的保送生招生首要原则,而且考试也将更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核。 怎么考?增加笔试科目、重视综合素质 随着奥赛省级获奖生等绝大多数五大学科竞赛学生失去保送资格,原本小众的语言类成为高校保送生的重要类别。各高校公布的保送生招生简章,大都针对外语类保送生,对象为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全国16所外国语中学的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以中学推荐的方式报名。与往年从不公布招生人数相比,北大、人大两校今年首度公开语言类招生名额,分别为48名和22名。清华未公布招生计划数,但限定语言类保送生只能选择英语(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英语和日语三个专业;北京大学在限定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8个小语种专业后,强调该类考生“入学后不能转系转专业”,都显示了今年各校保送规模缩小、专业缩窄的变化。 保送生怎么考,历来备受关注。今年,增加笔试科目、重视综合素质成为大势所趋。笔试科目上,多校明确规定要考语、数、外三门。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去年保送生笔试科目仅为一门“阅读与表达”,今年增至上述三门,同时还要进行综合面试和综合评价。北大表示,笔试成绩70%的学生方可进入面试,面试内容为英语朗读、理解、表达,综合素质考察及外语发音等。人大则给出考生成绩计算公式,其中语、数、外三科各150分,外语综合能力面试300分,强调“文化课无须特殊复习,外语综合能力面试也无指定范围,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北大、人大、复旦等多所高校语言类保送生选拔测试时间“撞车”,均计划在1月17日、18日安排部分测试。人大保送生简章更强调“获得该校保送生预录资格且已承诺只报考该校的考生,将不允许再报考其他高校保送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保送资格”。这意味着考生必须在多所名校提前做好选择。 怎么招?“宁缺毋滥”为首要原则 为确保选才的公平性,“宁缺毋滥”几乎成为已公布保送生政策的高校都在强调的招生原则。如复旦规定“保送生招生人数不超过100名,宁缺毋滥”,同济规定“具体招生人数根据生源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择优录取,宁缺毋滥”。人大更是将对保送生的监督延伸到入校后,宣布对所有新生进行资格复查,如发现弄虚作假,将取消考生录取资格及所在中学三年内的保送生推荐资格。 对于体育类、艺术类考试,各校也通过严格选拔程序等措施防止考生弄虚作假。如北大宣布将对初审合格的高水平运动员考生进行体育专项测试,并以抽检形式对部分成绩优秀的考生进行兴奋剂检测,该校纪检监察部门也将参与其中。清华规定,体育类保送生所有项目全程录像,田径专项还将抽查兴奋剂。 |
关键词:保送生,宁缺毋滥,考核,综合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