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指标”“分不够、钱来凑”都是骗人的
本报讯(记者 郝子朔 董世杰)高招志愿填报工作已经开始,考生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能让孩子上一个更好的大学。而这个时候,也是不法分子借“招生”施骗类案件的高发期。为更直观地提醒市民提高警惕,裕华公安分局通过两个旧案例向大家解释不法分子借“招生”诈骗的惯用技能。 案例一轻信骗子可以安排补录 2010年10月,裕华公安分局辖区一位刘女士报案称:该年8月份,其在网上认识一名张姓男子,张某自称有门路,可以安排刘女士的孩子到位于秦皇岛的一家外国语学院补录上学,并称需要“活动资金”1万元,刘女士因为急于为孩子寻找合适的学校,没有多想便把钱汇了过去,但随后便与张某失去了联系。 案例二“我认识原公安部的领导” 20l0年5月,槐底刑警中队接到辖区群众赵先生报案称:2009年6月30日,赵先生认识了男子马某,马某自称其认识原公安部领导,并且能安排学生到北京一家大学读四年全日制本科。赵先生请马某帮忙,马某遂以此为由骗走其15万元。可是,当赵先生带着孩子到该大学面试时才知道,该校当时面试的为成人高考大专班,全日制本科录取工作早已结束。 以上两个案件虽然发案时间较早,但是均具有典型意义,考生家长再遇到类似情况时,请提高警惕。 据警方介绍,除此之外,有些中介机构和个人还会声称与省考试院或一些招生院校的有关人员“有关系”,掌握着一些“机动名额”、“内部指标”,利用考生想上大学的迫切心情,骗取“中介费”、“定向费”等。更有一些人放言,“分不够、钱来凑”,只要交足够的钱,就可以上心仪的学校,并根据学校实力差异,收取不同的费用。还有个别高校为了招揽生源,进行不实的广告宣传。 警方提醒:这些“招生骗子”和虚假宣传正是利用考生和家长对一些政策了解不详,便以曲解政策为手段骗取钱物。教育部允许部分高校留有少量的机动名额,但这些名额主要用于解决全国各地生源不平衡的问题,高等院校不能降低录取标准录取考生,更不能利用调整计划或预留计划巧立名目向考生收费;“定向考生”即“定向就业招生”,是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不能指定生源范围或乱收费。 裕华公安分局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网上、个人、街头小广告等发布的“虚假承诺”,提防不法“中介机构”、个人以招生委员会或招生院校的名义从事诈骗活动,以免上当受骗。如发现有此类活动,请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 |
关键词:招生,诈骗,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