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石家庄频道欢迎您

谎称找火柴 进鬼子房间搜集情报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作者: 杨东 李永建 2015-07-27 16:47:1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孙九起老人(左)捐赠抗战回忆录。

  从13岁开始,他就在地下党的安排下,进入炮楼侦察敌人和武器的数量;他多次化装,与敌人斗智斗勇,及时准确地将情报送出;战斗中,他多次遇险,战友就倒在他身旁,他惊险地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时光荏苒,70多年过去了,可那一幕幕与敌人拼死搏斗的场景,却始终回荡在这位抗战老兵的脑海中。他叫孙九起,今年89岁。

  【老兵档案】

  孙九起,1926年8月出生,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大葛村人。1939年,13岁的他开始参加抗日活动,走进日军炮楼搜集情报。抗战期间多次化装,传递重要情报,曾被地下党员老张夸赞“以后送信的事儿就交给你啦”。1942年,化名孙康成,为我党做秘密联络工作。1945年后,被派往北平,继续从事地下工作,北平和平解放后在军委三部营房科工作,后因病回乡。

  老兵记忆

  以糊墙的名义进入敌炮楼摸敌情

  孙九起的童年生活在贫困和战乱中,从5岁起,他的家乡连年战乱,很多乡亲选择举家去外地逃难。1939年2月,日军第二次攻占衡水,7月入侵大葛村,在村子里修了炮楼,村子四周挖了深3米、宽3米的封锁沟,将整个大葛村圈起来,还在东西南北各设了四个大栅栏门,由伪军把守,老百姓出入都要出示“良民证”。日军还建立了“新民会”、“警察所”、“保安中队”等伪政权,日军新贺部队一个小队盘踞在炮楼里,炮楼大门口朝西,有鬼子站岗,有时还牵着吓人的大狼狗。

  当时孙九起的父亲已经为党工作,以在伪军把守的南门外卖花生为掩护搜集情报,伪军有什么动静,他便记录下来,再传给地下党。1939年,孙九起13岁,在地下党员老张的安排下,他第一次走进炮楼侦察敌人和武器数量。当日,他以替鬼子糊墙的名义进了炮楼,但不能进入鬼子居住的房间。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计策,大胆地闯进鬼子的房间说:“麻汁(音,日语火柴的意思)的干活”(意思是找火柴)。一个鬼子掏出火柴递给了他,他也趁机摸清了鬼子的人数、武器装备情况,汇报给了老张。老张连夸他机灵,并说“以后送信的事儿就交给你啦!”

  为送情报装成乞丐还曾扮成卖毛笔的

  在同孙九起的交谈中,说到最难忘的经历,就是他乔装打扮,一次次传递情报的故事。孙九起回忆,有一次,他为时任五地委书记的王任重同志传递情报。当时,时任县委书记的刘毅把一封密信交给他,让他连夜出发,天亮前到景县王七庄送给时任五地委书记的王任重同志。“这是一封十分重要的密信,人在信在,一定要想法送到。”孙九起接到了这样的命令。

  于是,孙九起化装成一个卖毛笔的,把情报卷成小卷,塞到毛笔杆里,饭也没顾上吃就上路了。他过车站时看到有探照灯就匍匐前进,顺着铁路走了一夜,终于按时把信送给了王任重同志。正当孙九起拿起窝头准备吃饭时,王任重的警卫员飞奔过来,说村里来了鬼子的讨伐队,要马上转移。如果孙九起再晚到一会儿,可能就要和讨伐队遭遇了。

  1942年,孙九起正式入党,化名为孙康成,继续为党做秘密联络工作。一年夏天,有一份紧急情报,必须在24小时内送到敌占区衡水市“信昌号”八路军秘密联络站,接头人是崔任卿,接头暗号是“买筷子,要圆的”。当时正值酷暑,孙九起赤脚短衣,情报没有地方藏。他灵机一动,买了四支劣质卷烟,把其中的一支掏空,把情报塞进去,两端再用烟丝堵上,然后把烟装在口袋里。过敌岗哨时烟被搜了出来,伪军一看是劣质烟,把烟揉成一团扔在了孙九起脸上。他一声不吭,把烟捡起来从容过了哨卡。还有一次,上级要他把一支手枪送到敌占区去,他挑了两筐花生做掩护,把手枪埋在花生里,但刚担起来走了几步就放下了,因为手枪比较重,担子一头轻一头沉,走起来担子不平衡。他随手找了一个秤砣塞在另一个筐里,这下问题解决了。过岗哨时,他把装秤砣的一端先让伪军验,验完一端后,他又把“良民证”递上去,趁伪军看“良民证”时,他把装枪的花生筐换到前面去了,伪军看完“良民证”再验,没有发现任何破绽。

  孙九起还曾化装成乞丐到深县麦洼村给回民支队马本斋司令送情报,也圆满完成了任务。

  难忘伏击战中战友牺牲在自己身旁

  1942年初秋,为除掉无恶不作的日军翻译李成恩,游击队员孙福营、胡金虎、郭锡浩等人,隐蔽在大葛村炮楼附近的鸿起家院内,让孙九起和他父亲观察伪军的活动,如果有情况就往院里扔事先准备好的小砖头。李成恩是朝鲜人,外号“洋相”,在跟随日军的“讨伐”中,做了许多坏事,老百姓对其恨之入骨。

  当日,正值大葛村大集,小商贩的吆喝声、叫卖声混杂在一起,非常热闹。游击队徐队长等化装成赶集的老百姓,混进人群中。伪警察姚丰有(实为我方情报人员)已将翻译“洋相”引出来,正抓老百姓的花生吃。徐队长从后面靠近“洋相”,用手枪对准他的头部扳动了扳机,意外的是遇到了臭子儿,枪没有响。这时,“洋相”有所觉察,转身要跑,游击队员突然冲过去,一人抓他一条胳膊,徐队长抡起铁锹击打他的头部,怕他不死,又照着裆里猛拍几下,当时这个恶棍就断了气。在敌伪买棺材为他收尸时,“洋相”又缓过一口气来,被游击队员阎五发现,便从增福茶馆提了一壶开水,兜头盖脸地浇了下去,这才结果了“洋相”的性命。

  1945年元旦,一次伏击日伪护路队的战斗让他最难忘。那天,区队长葛福群带领游击队员驻扎在东官村。有老乡来报告,日伪护路队正向东官村扑来。在葛福群的指挥下,游击队员们埋伏在村外的道沟里,打算伏击这伙日伪军。不料日伪护路队在接近村子的时候有所觉察,在村外河滩里架起了机枪,朝着道沟里的游击队员疯狂扫射,一时弹如雨下。战友彭希坤不幸被子弹击中头部,牺牲在孙九起身边。幸运的是由于日伪军机枪疯狂扫射,激起了河滩里的沙子,沙子进入机枪内部,使机枪“哑巴”了。游击队员们趁机起身冲锋,打败了护路队,缴获了敌机枪。

  后来,孙九起被派往北平,继续从事地下工作,北平和平解放后他在军委三部营房科工作,后因病回乡。

  老兵精神

  捐出几十万字抗战回忆录希望下一代勿忘国耻

  转眼,从孙九起进入炮楼侦察敌情算起,已经76年过去了。但孙老说,不管经历多久,那些战争年代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痛,那些牺牲在他身边的战友们,他始终难以忘却。如今,89岁高龄的孙九起,住在衡水市振华敬老院,虽然有些耳背,但思路非常清晰。

  多年来,孙老有写日记和回忆录的习惯,目前已经写下了几十万字的日记和回忆录。不久前,他致电衡水市委党史研究室,把他所写的资料捐献了出来。翻看老人的回忆录和日记,可以发现他的回忆录十分翔实,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抗日历史事实,一些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也记录下了名字,更为珍贵的是他在回忆录中凭记忆手绘了几幅敌伪岗楼分布图和敌我态势图,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抗战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孙老说,自己快90岁了,把这些交给国家,是想用来教育群众和下一代,希望他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征集

  以媒体之名致敬老兵

  时光荏苒,七十年弹指一挥间已是盛世;沉烽静柝,民族危亡关头的呐喊在历史中回响。本报推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我的抗战”系列报道,请健在抗战老兵们亲口讲述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让后人铭记那段刻骨铭心的民族记忆。如果您是一位亲身参加过抗战的老兵或您的身边有抗战老兵,请拨打96399与我们联系。(记者 杨东 李永建)

关键词:抗战,情报,回忆录

责任编辑:郭晶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