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聊天的美女情感机器人来了
11月23日,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观众在与美女情感机器人Genminoid F交流。 能聊天的美女情感机器人来了!能打乒乓球的机器人可以和你对打!一群机器人在小场地里踢足球……23日在京开幕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如同“武林大会”,各路厂商带着“小宝贝”纷纷亮相,世界机器人领域大师级的专家学者纷纷登台指点“现在与未来”的智能世界。机器人时代正在到来,智能社会已在路上。 现场 解读 出演《再见》女一号的Genminoid F人气旺 “这是你第一次来北京吗?” “是的,我很喜欢北京(微笑)。” “能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好,我是日本石黑浩教授的情感机器人(眨眼睛)。” “情感机器人能做什么?” “我会说话、唱歌、表演,你可以向我倾诉……” 机器人博览会展区东南角,看上去20多岁的美女情感机器人Genminoid F正在接受新华社电视台CNC记者的采访。她一头乌黑的直发,身着黄绿色薄毛衣和黑色的裙子,声音优美,中文流利。她刚刚出演了电影《再见》里的女一号,由工作人员远程控制,与真人演员全程演出。 “真像真人!”“娶个回家当媳妇吧!”观众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把Genminoid F团团围住,有的忍不住撩开她的秀发,拉拉她的手。她微微斜眼,许是有点恼了。不一会儿,又恢复了微笑。 攻得漂亮防得精彩,顽强小Nao博得热烈掌声 23日午后,在机器人足球表演区。 哨声一响,开球! 10个可爱的Nao,红队蓝队各五人,眼睛一亮,放眼寻找橙红色的小足球,全力向它奔去(其实没多快,看着有点让人着急)。它们可是世界最强阵容哦,分别代表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的冠军队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足球联队。 “哎呀,摔倒了,它自己能爬起来么?”红队的一位小Nao摔倒了,观众一阵唏嘘。 “站起来了,站起来了!”观众们欢呼。它不是爬起来的,是起身坐地,双腿一曲,靠脚和膝盖重新站立起来的。 一位红色小Nao中场一记远射,直逼球门。蓝队门将向左主动倒地,把球挡在球门之外。攻得漂亮,防得精彩。观众给顽强的小Nao报以热烈的掌声。 ABB、库卡、安川、新松、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广数、DARPA机器人挑战赛HUBO等12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及先进产品震撼亮相。 各种扫地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幼教机器人、养老机器人、助残机器人,在语音服务区、智慧生活区、探知未来展区悉数登场。观众零距离接触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大会秘书长徐晓兰说,“12个机器人国际组织,58家国内科研机构参与大会。1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支青少年代表队参加为期两天的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 未来机器人会像PC电脑一样普及吗 像人一样,能听、能看、能说、能识别环境,有记忆、推理、决策能力,有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这是大会上科学家们给未来智能机器人的画像。 追溯历史,人类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已有3000多年。古代能工巧匠们制作的形形色色的自动玩偶可以说是现代机器人的雏形。 8年前,比尔·盖茨在一次演说中预言,未来家家都有机器人。“机器人即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有可能渗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之深远丝毫不逊于过去30年间个人电脑带给我们的改变,机器人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必将与个人电脑一样,彻底改变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比尔·盖茨的预言能否成为现实?多位专家预测,人类对机器人将逐渐实现语言、表情甚至意念等方式的控制,智能机器人终将成为人类的忠实助手和亲密朋友。 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的信息显示,目前,全球机器人市场主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占市场份额的80%。从未来趋势看,服务机器人将成为新的热点。专家预测,5到10年内,服务机器人的销量和产值将超过工业机器人年。 韩国计划在2015年到2020年实现每个家庭都有服务机器人,美国也制定了类似的计划。甚至有专家预计,2050年左右机器人将可以与自然人进行足球和其他体育比赛。 拥有全世界40%机器人的日本更是提出了内涵丰富的机器人发展计划。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主席顾问中村道治介绍说,日本从制造业、护理和医疗、农业和食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害应对四个领域提出了机器人发展的目标,计划到2020年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要翻倍,在非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市场要增长20倍。 在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方面,世界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产品形态和功能正在探索和尝试,未来有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下一代机器人对人类的影响将超越互联网。”意大利比萨圣安娜大学仿生机器人研究所所长保罗·达里奥预测,“新一代的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从儿童期到成人,一直到老年,尽管做到这一步还有很多障碍,但我们将通过集成和简化努力去实现。” 回顾15年前的历史,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说,当时服务机器人有很大进展,但是当年的乐观估计现在没有实现,主要原因是人和机器人不能很好地融合。所谓的与人共融,就是能在同一自然空间里工作,能够紧密地协调,能够自主提高自己的技能,能够自然交互,同时要保证安全。“实现了共融,人与机器人的关系就会改变,是一种朋友关系,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感知、相互帮助。”王天然说。 智能服务机器人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人的 研发制造牵涉众多学科 机械和电气工程 人工智能 动作行为想法…… 脑科学 材料科学 仿生学 计算机科学 控制学 造一个智能机器人有多难 【感知外界难】 机器人观察外部的“眼睛”通常是一台摄像机,近年来机器视觉技术不断发展,人脸、人体的识别和图像分析技术等使机器人可以识别面孔、手势、障碍物等。 机器人实现对外界的感知,靠的是各种传感器。如内感传感器提供位置、方向、身体和关节的运行速度等自身情况的信息,外感传感器提供周围环境的信息,包括立体照相机、激光测距、声呐、红外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 高端传感器是机器人的核心技术部件,目前国内主要靠进口。不断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以及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机器人感知系统需要解决的技术任务。 【“大脑”思考难】 机器人的“大脑”由计算机或多个微处理器组成。作为一个智能终端,人们看到的机器人其实是前台,它的后台必须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将云计算、云存储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相当于一台超级计算机。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让它运算得更快、反应更敏捷、掌握的知识更丰富。 【未来任务艰巨】 专家们表示,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想要使机器人的运行和功能更加智能,包括知识获取、表达和推理、计划、想象力等,依然是十分艰巨的任务。随着机器人应用领域的拓展,对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环境感知、自主控制、人机交互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与仿生学、神经科学、脑科学以及互联网技术等的结合,将加速机器人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工作的进展。 【与人交流难】 机器人怎样与人对话?机器人的声音传感器收集到声音信号,通过语音识别系统和语言处理技术将说话内容进行分析解读,在“听懂”意思后,计算机作出回应的指示,通过语音合成器模拟人类说话。尤其是在嘈杂环境中实现语音识别、理解、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难点。 【稳定行走难】 不同于在固定环境作业的工业机器人,很多智能服务机器人处于敞开式环境中,每个场景都不一样,要自己认路、自由行走,还要能自主避障,这就需要自主导航定位、动态规划技术等。 能移动的机器人可以分为轮式或履带式机器人和行走机器人两类。行走机器人需要模拟腿部膝关节的弯曲伸展,它移动速度慢,但可以跨越台阶、山地等比较复杂的地形,因此运动控制对稳定性的要求就更高了。 文/图据新华社 制图/彭之城 |
关键词:聊天,情感,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