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存玉:做微缩景观 留生活记忆
□文/图本报记者丛俊儒 本着给孩子讲解知识的想法,牛存玉喜欢上了微缩景观制作。没有学过美术的牛存玉,靠着坚持,不断探索,先后创作出近二百件民俗场景作品。本期生活家,牛存玉老人讲述自己的创作故事。 一个个小纸箱,从地下一直摞到地下室屋顶。箱子中保存的是牛存玉的一部分“记忆”。 今年70岁的牛存玉,自无意中尝试微缩景观制作之后,多年来一直不断坚持、改进、完善。由他制作的民俗主题微缩景观系列作品,曾多次在社区、学校、博物馆等地展出。精巧细致的作品,让观者赞赏。“这些作品反映的都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好多场景,习俗、器物,如今已经不存在了,我想通过制作景观的方式,把消失的东西还原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过去的生活。”他说。 一件作品,一个生活片段 空间不大的地下室内,放置着写字台、刻刀、塑料泡沫、画笔等工具。每天上午或晚上,牛存玉就坐在写字台前,将头脑中的构思,一点点呈现出来。安静的空间内,老人时而仰头思索,时而用刻刀对作品进行修补,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一件件作品制作出来。 百闻不如一见,未进入话题前,老人先拿出了几件成品,以供欣赏。这些景观作品均固定在长方形的小展台上,人物不过10厘米高,衣服装束一应俱全,动作表情活灵活现。在一个主题为《送粪》的作品中,一个小伙儿拉着粪车,另外一个小伙儿正在猪圈里用铁锹向外铲粪。作品中一头黑色的小猪躲在一边看着。仔细看看,角落里还有杂草,这草是真草。 牛存玉说,《送粪》这个作品就是农村真实的生活场景,春耕时节,农民从猪圈里将粪清淘出来,晾晒之后,用粪车拉到地里施肥。 牛存玉自幼在邢台农村长大。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跟着家人下地种庄稼、收粮食。平时打草、挑水也总是少不了他。 他说上岁数的人可能都有一种怀旧的情结,曾经历过的苦辣酸甜,在头脑中愈来愈清晰,好多生活中的场景挥之不去,总想把这些重新整理表达出来,“而我的表达,就是用这种立体的方式。” 用作品还原生活场景 牛存玉开始制作微缩景观,大约是在2003年左右。那时他已经退休,主要的任务,就是跟老伴一起帮着照顾小孩。牛存玉说,退休之后,除了照看孩子,还应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爱好,生活才更充实。 用什么方式好呢?孩子的童真给了他启发。“小孩们好奇心强,有时候经常问我一些问题,比如做衣服的布,是怎么织出来的?面粉又是怎么磨出来的?”这些,牛存玉都有生活经历,他想,单纯去解释,不如动手做一个小实物。本着解答知识的想法,牛存玉开始制作了一些小模型。几个初品做完之后,他发现还挺有意思,慢慢就对此产生了兴趣。 牛存玉早年在农村边劳作边上学,后来当兵,转业之后在机关单位上班。牛存玉说,自己的经历中,没有涉及到美术。所有的作品,都是自己在头脑中有个大体印象,而后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其实做一件微缩景观作品并不难,谁都能做出来。难的是能不能坚持下来,难的是不断发掘新题材。坚持做下去,你就会有突破,就会有新思路。” 从最初的知识解读开始,牛存玉对题材进行了多种挖掘。他最熟悉的农村生活,成了挖掘题材的“富矿”。农民做饭的场景、农民晒粮食的场景、怎么打囤、怎么铡草,包括“锔盆锔碗锔大缸”的传统手艺、农村孩子们玩的“扔镰”游戏等等,都成了他创作的题材。这些题材都统称为“民俗”主题。 通过作品,可了解过去 牛存玉的作品中,展现了农民的勤劳。比如家里自己动手腌咸菜,过年自己动手磨豆腐。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传统逐渐远离生活。“时代进步了,没必要再亲手做这些东西,我把这些岁月用景观形式复原出来,可以让大家直观感受当时的生活,了解这些传统风俗。” 这些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场景复原,很能让那些有共同经历的人产生共鸣。每次他的作品参加展出,都能得到不少观者的赞赏。当然这背后,则是牛存玉下了一番功夫的结果。就比如制作这些作品的材料,看似寻常的泡沫、木头、布头等,在他手中经过重新修饰,产生了新的效果,而真正一件作品做成,期间也是经过了反复修改的。 “做什么也不容易,但是如果能一直坚持下去,最终就会有所成就。”牛存玉说,自己先后制作了近二百件作品,刚开始时,根本就没想到。 有了这个爱好之后,牛存玉感觉自己的生活非常充实。“生活就是平平淡淡,小乐积成大乐,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坚守。” 目前,老人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给这些作品寻找一个固定展示的空间,让更多的人从一些场景作品中了解过去。他说,“这个事情很有意义。” ●做什么也不容易,但是如果能一直坚持下去,最终就会有所成就。 ●生活就是平平淡淡,小乐积成大乐,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坚守。 |
关键词:生活,作品,微缩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