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 高邑,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太行山脉东麓,省会石家庄南51公里处。县境北靠元氏县,南接临城县,西临赞皇县,东与赵县、柏乡县毗连。南北长16.5公里,东西宽23.75公里,总面积211平方公里,素称蕞尔。[1] 气候 县境地处北纬37°33′~37°42′、东经114°26′~114°43′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6℃,年平均降水量513.1毫米,平均风速2.5米/秒,年日照总时数2615.5小时,无霜期194天。境内地势平坦,“山河虽无要冲,原陆堪为绣壤”。1986年,全县可耕地25.3万亩,76.6%的土壤为壤土和轻壤土,少量沙壤土,且土层较厚。可灌地2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6.8%,少雨年份,亦能保收。盛产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甘薯、棉花、花生和多种瓜果。历史上亦不乏“二麦大熟”、“秋稼丰稔”之年,在赵州所领诸县中“颇称殷富”。 高邑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15.5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132.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均气温为摄氏12.7度,最高温度42度,出现在1972年6月16日。最低气温为零下23.1度,出现在1972年1月26日。年平均降水量为513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7.9%。 地貌河流 槐河 高邑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全县总体趋势西偏高、东偏低。东部平原区海拔40-60米,地势平坦,去内地毛可以划分3中类型。自西向东可分为西南为丘陵区、县东北部沙丘地,其余为平原区。 高邑县有槐河、姊河两条主要河流。由于两河上游均建有水库,常年断流。 槐河,又名黑水河、淮河、北沙河。发源于临城县棋盘铺,经赞皇、元氏流入高邑县,进入赵县。境内长9.2公里,流域面积74.1平方公里,河宽400-5000米。最小断面泄洪量每秒1564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每秒4190立方米。 姊河,又名济水河、南沙河。源于赞皇县大石门、小石门,从赞皇县东王俄入境,流经高邑县12村入柏乡县境,境内流长16.5公里,流域面积147.9平方公里,河宽250米,最小断面泄洪量每秒752立方米,1963年,最大洪峰流量每秒2300立方米。历史上曾有过“引姊水灌鄗城”的军事行动,至2005年,河水常年干涸。 植被 高邑县属温带冀西乔、灌、草植被类型,具有垂直分布明显、种类繁多等特点。县内无原始森林植被、天然植被,只有在西部丘陵岗坡有些灌木及野生草被植物,可分为天然次生林、人工植被以及河滩草植被。 主要由木本、果树、亚乔灌木、藤本、草本等几种植物种类。木本有乔木、杨、柳、榆、国槐、洋槐、银杏、椿、香椿、泡桐、法桐、竹桃、、毛白杨、槭、柏、桧柏、杉、松、栋。亚乔灌木有桑、皂角、荆、紫穗槐等。藤本有紫藤萝、枸杞等。果树有枣、梨枣、冬枣、柿、梨、桃、杏、核桃、花椒、黑枣、苹果、海棠、槟、香果、山楂。草本有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毛莨科、茄科、马鞭草科、忍冬科、伞形科、百合科等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 乔木、亚乔灌木分布在全县各地,以西部丘陵沟壑为多,药材植物多在丘陵岗坡地区,人工林分布在南焦、中韩、坊珊等地,草甸植物分布在姊、槐两河流域。2005年,全县有253681亩栽培作物植被。 自然资源 煤炭 主要分布在县西部与赞皇县交界处,储量39万吨,质量较好,月36千卡每公斤。 石灰石 主要分布在富村镇北渎村一带,储量130多亿吨。 陶土类 包括陶土、铝土、桃花土等,总储量约1300万吨,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地区、 沙子类 包括建筑用砂、铸造用砂两种,总储量约1500万吨。其中铸造砂500万吨,主要分布在北渎村东。建筑用砂约1000万吨,主要分布在槐河、泲河两条河道。来历高邑县后哨营猫头靴,是由人工纳缝绣制的一种具有实用性、欣赏性、祈福意义的布艺传统美术制品。根据民间传说和考证,高邑县后哨营猫头靴起源于汉朝刘秀登基之时(公元25年),传至唐宋,流行于明清,至1972年几乎普及,穿猫头靴子已经成为了一种祈福平安的习俗。 |
关键词:地理环境,高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