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石家庄频道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石家庄频道 >> 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作者:陈乐娟李永彬 2018-05-02 16:39: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小学生们现场诵读《三字经》。

  “我们社团的同学们,大都有戏曲天赋,对戏曲兴趣也十分浓,课下经常找我纠正自己学习中未熟练掌握的台词和动作,我非常喜欢这些孩子们。”新城实验学校戏曲辅导教师张彦贞说。这只是元氏县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让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的一个缩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近年来,元氏县注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增强自信,立德树人。

  中华传统文化,家国情怀教育,深深扎根学生心田。该县实验中学自建校以来便以家国情怀培育为逻辑起点,进行办学理念支撑、实践模型构建。该校为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不仅全体师生自觉和主动背诵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和微信、QQ等形式让所有家长熟知价值观。同学们在黑板报、橱窗、成长日记中纷纷表示要从爱父母、爱生命、爱学习、立志成才做起,从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做起,在平凡小事、点滴细节上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浓厚爱国情感。

  歌声嘹亮社团活动启心智

  以歌入课,感受家国情怀的厚重底蕴。通过传唱经典歌曲,《国歌》《爱我中华》《富强歌》《龙的传人》等,在韵律中激发孩子们的澎湃激情。利用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红歌歌咏比赛等活动,掀起阵阵“中国风”。在该县实验中学一年一度的红歌歌咏比赛中,每个班级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展现自己最佳的状态,重唱经典,感受歌曲中的正能量。学校政教主任时强说:“许多班级在歌咏比赛后自发选取了一首红歌作为他们的班歌,经常性地传唱,在校园里营造了非常浓厚的爱国教育氛围。”

  宽思路,广途径,社团活动培养特长,挖掘潜力。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为培养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力,该县新城实验学校成立了戏曲、武术、国画等传统文化社团。按照自愿报名,重点培养原则。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戏曲社团的学生们,根据个人的喜爱,学习的剧种有河北梆子、豫剧、京剧等。同学们表演的一招一式,眼神表情,出神入化,有了一定的专业性水准。武术社团的学习项目有传统拳术、刀术、棍术等。参加这个社团的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动作敏捷。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为了回应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期待,除社团以外,在小学三年级以上,每周开展一节武术课。五年级社团成员燕飞达家长这样说:“孩子缺乏耐心,不肯吃苦,学习成绩很一般。自从参加社团以后,孩子有了耐心,有了专注力,现在学习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国画社团开展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对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等技法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社团学生杜怡宁、闫梦灿、魏亚璇、许若羲等同学的作品先后在县青少年书画评比中荣获一等奖。社团活动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锤炼了气质,陶冶了情操。

  开展国学讲堂,聆听先哲智慧,沁润学生心灵。该校开设的国学讲堂,周周进行。重点讲解国学启蒙读本——《国学经典读本》。该读本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自己编撰的校本教材,内容易理解,学生好接受,与学生平时生活密切相关,使孩子们从小懂孝悌知礼仪,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夯实他们做人的基础,打好人生底色。“孩子以前不爱看书,现在学校经常组织诵读活动,孩子不仅对经典书目有了兴趣,还经常阅读名人名言、名著等,每周都让给他借阅或购买书籍,我感到特别欣慰。”初一学生张皓宁家长说。该校通过经典诵读,唤起师生的家国情怀,利用早读、课前读、比赛等不同形式诵读《乡愁》《少年中国说》《论语》《三字经》等优秀传统篇目,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将这种美根植在孩子们心中,唤起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国学讲堂学生李梓园家长说:“自从孩子上了国学讲堂,发生了好多变化,以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现在有了孝心,知道尊敬长辈,关爱姐妹,街坊邻居都夸孩子变化大。”

  该校还通过解读名人,升华家国情怀的核心感想。在课堂上、班会课上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解读名人恢弘的爱国事迹,从“长叹息以掩涕兮,爱民生之多艰”抱石沉江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留下千古名篇的文天祥,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历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所散发出的浩然正气。在孩子们写的志愿条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我想当一名工程师,为我们的国家设计出更多更牢固的建筑”“我想当一名科技人员,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先进”等豪言壮志。该校校长安现宾说:“在本学期,学校将开展书法、茶艺等课程,让孩子们在体验学习中感知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智慧,引导青少年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往哲承继兮,启人德基;守持己任兮,朴力传知”。

  书声琅琅品读经典咏流传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诵读经典诗文,牢记优良传统美德。前仙中心小学积极打造特色项目——经典诵读。该校坚持以引导鼓励为主、多方参与的原则,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国学课、戏曲课、书法等活动,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三项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总目标,给学生选择的余地,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变“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通过充分“扬长”,以传统文化教育和美育为途径,使教育、教学、管理于一体,真正让“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校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角落及展牌,或用印制的精美诗文图画,或用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加以装饰。在校园的黑板报上,都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浓重的文化气息充满整个校园。该校规定在每天的8:00—8:10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保证每天诵读时间不少于10分钟,诵读的内容包括《三字经》《弟子规》《大学》《国学经典读本》等。学校还依据每个年龄段的特点,划分了不同的诵读课目。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让这种美根植在孩子心中,唤起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该校还将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定为阅读指导课。课上,各科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室进行经典阅读指导,教师认真备课,分门别类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加大学生积累容量。此外,在每个学期都会举行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弘扬传统文化,让每一名学生成人成才。该县槐阳实验学校的每个清晨,朗朗的经典诵读声响彻整个校园,那是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在传诵经典。诵读的内容有《弟子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古诗词校本教材》《大学》《中庸》等。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带来一片生机。

  该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划分不同的诵读课目,通过每日一评,评出每天的晨读之星。通过每天定时诵读,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师生对诵、男女生对诵、接龙诵、诗词诵读大比拼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日积月累,既巩固和传播了经典文化,又提高了学生诵读的兴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小根植在学生们的内心深处。

  自2012年至今,该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评委由各年级语文教师代表担任,每次比赛,学校都会评选出诵读冠军和诵读模范班集体,并为他们颁发奖状。截止到本学期已评出经典诗文诵读模范班集体32个,优秀学生102人。另外,该校还开展了“晨诵展示”“诗配画”“大型诗歌朗诵会”等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学校还将经典诵读活动渗透到各项教育活动中,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节目中,适时播放经典诗文的诵读录音,在校园读书节中,都要安排经典诵读活动项目。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通过诵读经典,不仅让学生们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学会了做人和做事。

  翰墨飘香浸润人生助成长

  “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该县苏村中心小学尤其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书法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来管理,使“墨韵书香”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品牌。该校构建了“书法文化、学校课程、特色活动和人才培养”的校园书法教育发展框架,围绕书法核心素养,确定了“字趣环境熏陶,书写习惯培养,汉字文化探究,文化品格培养”的书法教育发展目标,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书法艺术熏陶。该校还健全了写字档案,包括学校写字档案、教师写字档案和学生写字档案三部分,以便于进行前后对比,找出差距,明确前进的目标。该校于2008年成立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曾被河北省书法教育“烛光计划”教学实验基地,石家庄市教育局等五部门授予规范书写教育实验学校、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示范学校。

  “‘231工程’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书写水平,也磨炼了心性,在面对孩子们的时候更加平心静气,处理事情也稳妥了很多。”学校杨老师说。该校落实“231工程”,要求教师每天练字20分钟,每周末上交30个毛笔字,100个钢笔字,每学期一次“三笔字”大比武。另外,民盟河北省直工委“风铃行动”教育帮扶活动每周到该校上书法课。“孩子的书写确实有了很大进步,坐姿、书写习惯也规范了,现在放学回家后,都是完成作业后再主动练习一张字。”三年级学生刘依然家长说。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已深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学校师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都有了更大提高,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快板声中励志笃行坚信念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该校将快板艺术作为特色门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特色教学,丰富校园生活。学校专门聘请了3名校外快板辅导员对快板社团成员进行专业的指导,每周一次的专家指导,让孩子们倍感珍惜,他们用心地聆听,认真学着老师的样子,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最准确、最到位的快板技巧。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该校围绕“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活动,全体师生掀起了以《学习颂扬十九大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快板宣讲活动热潮,快板社团成员人人争当“小小宣讲员”,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每到活动日,孩子们早早地聚集在活动室里,跟老师一起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小小宣讲员殷若涵说:“练习快板这门传统艺术,让我变得越来越自信了,敢在课堂上、活动中表现自己了,也交了更多的好伙伴。在宣讲十九大精神的同时,我心里就暗想一定要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将来长大后为建设我们的祖国献一份力量,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该校师生结合实际自编快板,共同创作了《学习十九大、红领巾心向党》《十九大精神谱华章》《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并在全校进行快板展演。在欢快的节奏中,通过精彩的表演对十九大精神和热点进行了解读。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许晓丽说:“看完展演后,学生们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高涨。很多孩子自发地准备了快板,自编快板词,课间也要比一比,赛一赛,夸一夸身边的新时代好少年,并主动向他们学习。”学校智校长说:“我们就是要把传统的艺术手段和新时代思想有机结合起来,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瑰宝,又赋予它新的生命,从而使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扎根、繁衍,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后学校还将加大投入,鼓励更多的孩子们加入到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创作出宣传文明礼仪、亲情孝道及传统节日的好作品,使同学们在感受传统艺术的同时陶冶情操,坚定信念,励志笃行,树立报国之心。”

  文化是民族的根,精神是民族的魂,传统是民族的本。历史和现实表明,要构建且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足点。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华美德,教育

责任编辑:李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