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推三种模式 破垃圾围村难题
□本报记者 冯月静 通讯员 张楠 翁韬玉 日前,石市出台《石家庄市农村垃圾处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垃圾处理方案”)已经第25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开始施行。方案指出,石市要通过全面开展“四清”活动,推广矿区、高邑、浙江贺田等三种模式,努力实现农村垃圾“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到2017年,全市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到2020年达到100%。 矿区19个村庄告别“垃圾围村”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也与日俱增,但这些垃圾如何处理,一直是令乡亲们头疼的问题。村头、道路两侧,或者村中央的大坑里,都堆满了生活垃圾,日积月累,臭气熏天,苍蝇乱飞,让人掩鼻而过。这是很多村庄生活垃圾堆放的景象。而在矿区赵村店,却是另一番景象。 在矿区赵村店,每户村民家中都有一个垃圾桶,村民们每天将垃圾放在垃圾桶中。村内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的垃圾箱。在每天早上8时,保洁员贾彦春准时赶到村头的垃圾转运站。只需要按下电动清运车按钮,便可将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密闭清理。很快,电动清运车就赶往下一个村的垃圾转运站了。 据了解,矿区在全省各县市区中率先实现了城乡垃圾收集清运一体化处理的全覆盖。截至目前,矿区19个村庄社区已经完成了垃圾一体化密闭清运模式,其余11个村庄社区将全部加入这个模式,实现全覆盖。届时,矿区全区可日处理农村垃圾80吨,一年下来可减少近3万吨垃圾的堆放填埋。 日前石市出台的“垃圾处理方案”中,提到石市将推广三种模式,进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其中矿区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到年底,高邑半数村庄垃圾无害化处理 同矿区模式不一样,高邑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采用的是“公司外包”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即由财政投入聘请专业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全县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接管县垃圾填埋场,做到垃圾收集点的垃圾日集日清。县域内凡是产生垃圾的单位、企业全部征收垃圾处理费,农村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合理收取村民垃圾处理费。 在高邑县的东塔影村,村民们都形成了统一的习惯,将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进行打扫,并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统一整理分类,每天按照规定时间放置到指定地点。村里则建立了保洁队伍,对垃圾进行定时收集,集中清运到本村垃圾收集点。北京晓清环保公司的工作人员负责将各村的垃圾转运至各垃圾转运站,进行压缩处理后,再将垃圾运送至县垃圾处理场,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为从根本上解决垃圾问题,我们高邑进行了积极探索,本着‘政府购买服务’的理念,提出了‘户分类、村收集、公司转运、公司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高邑县农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开中表示,经过与多家公司洽谈、比选,于今年3月30日与北京晓清环保公司签订了30年合作协议,从今年5月31日开始正式运营,同时,高邑县也正式启用了垃圾填埋场,17个村开始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下一步将继续向其他村庄推广,到年底将达到50个村,占到高邑县村庄的近50%。 石市还推广浙江贺田模式 除了矿区模式、高邑模式外,石市推广的第三种模式为“源头分类可追溯、减量处理再利用”垃圾收集分类模式(浙江贺田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主要是对垃圾进行选择性收集,尽可能减少垃圾流出量,把垃圾细化为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建筑垃圾四类。即为每个农户配备2个垃圾桶,人均每月免费发放10只垃圾袋,各家各户自觉把有机垃圾和有害垃圾等不可回收垃圾分别装袋投放。对每个垃圾袋进行二级编码,一级编码表示户主所在卫生责任区域,二级编码表示户主代号,以便随时发现农户是否按要求进行了垃圾源头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将全村划分为5个卫生责任区,分别设立垃圾投放点,农户在每天上午6-8点将不可回收垃圾投放到指定投放点,村保洁员每天上午9点前清运完毕。有机垃圾集中堆放发酵作肥料还山还田,有害垃圾定点定时投放后由村保洁员集中清运焚烧处理,可回收垃圾有偿收购,建筑垃圾用作填坑造地。 到2020年,全市农村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 为筹措资金,石市提出建立县(市)、区财政补贴、乡(镇)村统筹、农民集资、社会捐助等综合筹资机制。将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和环卫工作经费纳入县(市)、区财政支出范围,列入年度预算,并逐年加大补贴力度。市级财政资金重点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好的县(市)、区给予奖励,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奖励办法。村可按每人每月1元的标准收取垃圾费,鼓励单位、企业、门店捐助,主要用于补贴保洁员工资和保洁工具购置。 那么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什么时候能全部实现呢?石市提出各县(市)、区根据区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合适的垃圾处理模式,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进程。藁城、鹿泉、正定、栾城环省会4县(市),到2017年全部实现垃圾集中处理,并逐步纳入石家庄市主城区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县域面积小且有条件的平原县(市)重点推广矿区“政府主导”和高邑“公司外包”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矿区和高邑县到2015年实现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县域面积较大的县(市),特别是山区县,近期可划分2-3个区域,按区域推行适合本地条件的垃圾集中处理模式。县城周边的乡镇,将收集到的垃圾转运到县(市)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距县城较远的乡镇,在环保部门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模式,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到2020年,全市农村实现垃圾规范化、无害化处理。 同时,创建高标准示范村和连线成片示范点。各县(市)、区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按照15%-20%的比例,每年抓一批高标准示范村;每个县(市)、区突出打造2-3个成片精品示范点,重点抓1-2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村。 |
关键词:垃圾处理,无害化,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