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登记业务平稳过渡
自3月1日,全省启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创业者的投资热情进一步释放。 据统计,截至3月7日,全省已核准各类市场主体名称14526个,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372个。与去年同期相比,新登记主体数量持平,但是核名量增长了42.62%,咨询量增加了一倍多。 工商登记业务实现平稳过渡 在省新闻办昨日召开的发布会上,省工商局副局长金洪钧介绍了目前全省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 目前,河北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运行平稳,已经实现与“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链接。据统计,公示系统访问量日均3000人次,页面浏览量日均12000人次,在全国位于第七位。省工商局已经在公示系统公示了全省90.1万户企业的工商登记、注吊销信息,任何人都可以在该系统查询我省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充分显示了该系统较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 工商登记管理业务实现了平稳过渡,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全面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各项要求,简化并修改了企业申请登记注册材料的文书和表格格式;印制了新版营业执照;各级优化了注册大厅窗口配置,增设服务窗口,安排专人咨询引导;停止了内外资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工作。并依据新修改的登记文书和表格规范,在河北经济户籍管理系统操作登记业务流程,核发新版营业执照。 “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可以说是只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继续深化改革,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金洪钧表示,下一步要重点做好“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实行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等工作。 完善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目前,我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的“企业年报公示”、“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等内容,还需要等待国家一系列新制度的出台,我省将根据新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示系统功能。 逐步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河北省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先行试点的省份之一,将在年内上线运行。同时,将逐步实现公示系统与有关部门许可、审批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实施信用监管、协同监管、社会共治等搭建平台,实现从依托传统监管手段向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等监管机制和手段的转变。 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出更大的制度红利。 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宽进’意味着自由,但不是什么都可以干;‘严管’不是束缚,而意味着秩序。大量市场主体宽进之后,相应的监管要跟进。”金洪钧在发布会上强调了后续监管的重要性。 准入门槛降低后,监管却比以往更严格了。企业、行政、司法、社会都可以发挥监管作用,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为此,省工商局要求,各相关市场监管、许可审批、行业主管等部门要将传统的“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宽准入严监管”,由事前审批为主向事中、事后监管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强化执法联动协作,加强信用约束,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营造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同时,还要优化服务,切实转变工作理念,由过去的“严把关”转变为现在的“宽准入”。工商系统工作人员正在把思想真正集中到为申请人提供便捷服务上;实施“窗口亮化工程”,在服务制度、服务态度、服务标准、配套设施规范化上下功夫,大力提升服务功能,把各级窗口打造成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前沿”。 |
关键词:工商,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