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废品“掉价”“破烂王”纷纷转行(组图)
“废品村”收不上废品 得知记者身份后,之前的妇女有些警惕。她称,因为郊区废品较少,市区内的废品很难运到这里,她已经两天没收到任何废品了。 在她身后零零散散堆放着一些废旧金属,她的父亲正在将好铁与破铁分开。她告诉记者,几年前,她每天都能收3吨左右的废铁,从白天忙到晚上。因常年分拣废旧金属,年仅30多岁的她,双手粗糙厚实,脸色呈铁锈的红褐色。“以前一天二三百,现在几十块钱,仅够糊口的。”她自嘲着说,“辞职,不干了!” 以前她每天能卖出3吨废铁,院里根本没有库存。但现在钢厂效益差,她的废铁无人收购,考虑到一年2万元的租费,她打算去转行工地打工。 踩着泥泞的路,向胡同深处走去,邯郸的李延芳正坐在板凳上将编织袋叠齐。她头上绑着一块手巾。编织袋里不是化肥就是农药,颇有经验的李延芳说沾染上会“谢顶”。李延芳收废品已有十多年。在她记忆里,那时卖塑料瓶的都要排队等上秤,讨价还价声、吆喝声不绝于耳,二十多家废品站传出的声音几乎“淹没”小小的“废品村”。年后回来,她发现没人来卖旧塑料了,苦等一星期后,她决定转收编织袋。“这边是郊区,村子里种地,剩袋子比较多。” 附近曹国正和妻子正在整理院内的废纸板,院内空地上散落着一些旧报纸和杂志。“那些破纸不要了。”曹先生一边说,一边十分娴熟地将一个木纸盒拆开,简单折叠后放在纸堆上,他妻子正在废纸堆里寻找品相较好的旧纸盒,把找到的纸盒扔到曹先生面前。“处理完这两吨纸板我们回老家了。”对于回重庆云阳县老家,曹国正显得十分期待。十多年前他们来到废品村,亲身体验了这个行业从兴盛到衰败。谈到离开,曹国正叹了一口气。“打算先回重庆呆几天,然后再找地方打工。”曹国正说,因为工作,他和妻子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重庆。他们的劳累给读书的儿子提供安稳的生活,现在他们的孩子已在华中农业大学毕业,曹先生夫妻二人现在可以停止奔波了。提到儿子,夫妻俩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记者在“废品村”里呆了3个小时,期间仅一辆货车运来些旧钢材“热闹”了一会儿,胡同里听到最多的依然是雨声。
|
关键词:破烂|兼职|转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