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石家庄灵寿新闻网 >>  地方文化

古城灵寿翠绿尽染——灵寿县城镇绿化工作纪实

来源: 灵寿县人民政府 作者: 2014-06-20 15:24:58

  灵寿不仅是传说中的“凤凰城”,而且是古中山国的都城。地处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东麓,距省会石家庄30公里,全县总面积1069平方公里,人口32万。2009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2.413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人口5万。

  无论是南来北往的过客,还是灵寿当地的居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灵寿正逐步被郁郁葱葱的生命之绿覆盖,灵寿变得更绿更美了:开放式的公园、大型的绿地成为众多市民休闲的场所;密布的行道树、街头绿化,为过往的路人送上丝丝清凉;一个人与环境和谐、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的新灵寿正呈现在人们面前。

  近几年来,灵寿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三年大变样”工作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打造山水生态灵寿和建设省会城郊强县的战略目标,确立了“以城市道路为骨架,以广场公园建设为重点,以居住区绿化为依托,以街旁绿地为点缀,以单位庭院为补充”的绿化建设工作思路。从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入手,集中财力、人力,全面实施了样板街绿化提档、特色街道、公园提档、迎宾路绿化带建设及庭院绿化工程,全力打造“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新县城。截止目前,全县城镇绿化投入资金4506万元,建成区绿化面积达255.1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6%,公共绿地面积56.69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3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204.6万平方米,绿地率达29%。

  加强规划编制体现灵寿特色

  根据《灵寿县城市总体规划》,灵寿县高标准、高起点地组织编制了《灵寿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制定和修编过程中,县领导始终注意提高绿色的浓度。专门邀请了上海、北京等地知名的规划专家帮助规划设计,确定了县域绿化体系为“一核”、“一区”、“四带”、“三廊道”的绿化格局。规划县城绿地系统的总框架为“圆环加放射”的形态模式,即“一翼、一环、三廊、六园、多点”。并将其列入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中。

  加强规划绿线管理

  在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对新建、扩建、改建的项目严格按照绿化标准安排绿化用地,启用了绿色审批图章,县城区各类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和绿色审批纳入统一范畴,没有发生占用绿地搞建设的案件,确保了绿化规划的严肃性。制定了《灵寿县绿线管理实施意见》,先后抓了一批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及环城绿化带的绿化用地的预留控制和绿化配套建设。凯旋盛世小区、幸福华庭等建设项目绿化用地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共建共享提升“增绿”质量

  开展三年大变样,我县把绿化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启动“增绿”工程,这是有史以来投入最多、绿量最大、标准最高的“增绿”工程,从追求“量”到注重“质”,特别注重“点、线、面”的有机结合。

  突出“点”的开放,加快公园绿地建设。大力推进开放式公园建设,建设了牌楼公园、中山公园和森林公园。按照500米布置一块公共绿地的要求,新建、扩建小游园12个、绿化广场5个。目前正在建设的还有友谊公园和街头绿地等城市公共绿地。

  注重“线”的流畅,织就道路绿色网络。先后建成了南环迎宾大道、西环路、北环路等一批绿化景观大道和绿化样板街。新增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效果。08年西环路被评为石家庄市园林样板街道,09年南环路中段被评为省级园林样板街道。

  加大“面”的覆盖,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对新建小区,全部按照绿地率30%的要求,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到位。对旧城改造老小区,通过绿化补植,不断完善提高。对绿化基础较差又无空地补绿的居住区,实行见缝插绿、异地补绿,确保绿化适宜人居。大力开展创建园林式机关、园林式学校、园林式企事业单位活动。对城市主干道沿线单位实行拆墙透绿,凡具备通透绿化条件的部门单位,一律拆除实墙,建设透空围墙。同时种植攀缘植物,发展垂直绿化,利用屋顶空地,建设空中绿化。现已建成县政府、电力局、文化活动中心等63个花园式庭院,其中省级花院式单位2个,市级花院式单位8个。

  强化“环”的配套,构筑城郊生态屏障。在城郊滹沱河河沿线北岸,规划建设了100——200米宽的城市防护林带。在松阳河两岸,规划建设了50米的绿化带。在正南线、京赞线、灵塔线路两侧建设了20—30米防护林带,使城市生态屏障初步形成。

  灵寿县这座中山古都山水新城,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体现灵寿山水特色,不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一个城在林中、楼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县城,正在灵寿人民手中变为现实!

关键词:灵寿,绿化

责任编辑:郭晶璇
备案序号:冀ICP备08003586号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7*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