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石家庄桥西区新闻网 >>  善行河北

六旬老汉王建民的真情守候

来源: 石家庄日报 作者: 2014-06-11 16:28:18

  王建民,今年63岁,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乐观爱笑的他,喜欢创作,爱好文学,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但是,母亲和妻子相继病倒瘫痪,他的人生轨迹由此改变。在困难面前,这个淳朴坚毅的农村汉子没有被击倒,而是勇敢选择了担当。

  悉心照顾瘫痪的母亲

  王建民幼年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没有改嫁,而是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代替丈夫为公婆尽孝。在母亲的影响下,王建民也十分孝顺。

  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王建民一家人平静有序地生活着。1999年,全家平静的生活突然被打破,母亲在做饭时突发脑血栓,晕倒在地。县医院、石家庄市……整整两个月,夫妻俩带着母亲四处寻医治疗,不分昼夜精心照料,终于将母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但是,因为后遗症,母亲从此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

  为了让一生辛劳的母亲能安度晚年,夫妻二人更加悉心护理、无微不至。为了让母亲减少病痛,他总是一有时间就为母亲按摩;母亲心情不好,常常摔了水杯、砸了饭碗,但是王建民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地收拾干净,好言安慰。从吃饭、喝水、穿衣,到洗脸、刷牙、梳头、剪指甲、夜里翻身,日常护理的事不论巨细他都包揽下来:母亲畏寒,住平房冬天会浑身痛,他就给母亲烧上火炕,灌上暖水袋;一有太阳,王建民就带着母亲出去转转……

  在母亲卧床瘫痪的12年里,母亲的衣服和被褥从来都是干干净净的,也从来没有长过褥疮。“小时候母亲养我不易,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娘,现在是我报答她的时候。”王建民说。

  不离不弃守护病妻

  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2008年,妻子张秀也患上了脑血栓,躺到了床上;外出打工的儿子也因为工伤事故,失去了左手。

  悲伤过后,王建民打起精神,努力担起家庭的责任。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各种生活全是他一人张罗。为了让母亲和妻子吃得更为可口,王建民学着擀面条、炖肉,还向邻居请教怎么调馅、包饺子。久而久之,他总能按着母亲和妻子的口味,做出各种花样的饭食来。

  自从母亲和妻子都卧床以后,王建民的生活范围就缩小在自家的院子里,东屋一个病人,西屋一个病人,他就像一个陀螺一样,高速运转、不知停歇。常常是伺候完母亲,又伺候妻子,一顿饭,等到两个病人都吃完,不知道要热多少次,而他自己常常是累得连筷子都拿不动,胡乱吃上一口,就算完事。

  因为母亲和妻子的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不管春夏秋冬,他都每天五点准时起床,为她们擦洗身子,换洗衣物。长年累月下来,他的双手得上了类风湿,关节严重变形,手指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伸展。

  伺候瘫痪病人,最痛苦的是晚上,因为担心她们长褥疮,他每两个小时,就要起身为她们翻身、喂水,更换衣物,为了起夜方便,他总是和衣而卧,从不敢让自己熟睡,稍有动静,他马上就能感觉到。因为常年得不到好的休息,他总是两眼通红,并且患上了心脏病, 平日里总要吃三四种药维持。

  看到他一个人忙里忙外,伺候两个卧床不起的病人,乡亲们都被他的孝心和仁义所感动,平时也都尽量帮他。有时这家给他送把青菜,有时那家帮他照料病人,他总是说,没有大家伙的帮忙,撑不到今天。

  微笑面对生活的磨难

  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打垮王建民,他总是乐观面对一切。

  在照顾母亲和妻子的一点点业余时间,他总要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不仅出版了一本书,还在《滹沱浪花》、《深泽文艺》上刊发了多篇作品。

  2011年,王建民的母亲安然辞世,他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照料妻子的身上。他说,结婚40多年了,妻子跟着他没有享什么福,现在他愿意竭尽所能照料妻子,有她在,就是一个完整的家。

  去年秋天,王建民在窗下种了一棵山楂树苗,一个春天过去,树苗长高了一大截,他笑着说,等到结了红红的山楂果,不仅常年卧床的妻子能看到,还可以给她尝尝鲜,换换口味。

  16年时光就在这样简单而平凡的不离不弃中缓缓度过,而所有的辛苦和付出,在他看来都是值得的。就像他自己的一首小诗里说的那样:“敬亲报恩为初心,孝贤古训传至今,莫道世间无良音,相濡以沫显真情。”(石家庄日报 记者 李莉雅 通讯员 王鑫)

关键词:瘫痪|母亲

责任编辑:郭晶璇
备案序号:冀ICP备08003586号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7*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